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改革开放三十年征文:改革开放,风雨兼程三十年(1)

刮风下雨,不仅是自然现象,在象征意义上也是一种社会现象。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也是风风雨雨三十年。在粉碎“四人帮”之后,在召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几阵风,动摇了为害已久的“左”倾教条主义与“左”倾空想共产主义的根

基;几场雨,冲刷了闭关锁国几世纪所积累的愚昧落后,并力挽狂澜使我国不仅摆脱了“文革”所造成的险境并奇迹般地闯进了世界大国之林,尤其是,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时,人们在重重迷雾困厄之中顿见一片社会主义“好山色”,即终于见到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图景。因此,也最终使人们相信在世界历史上终将铭刻上属于中国的两个人的名字:一个是毛泽东,一个是邓小平。

邓小平继承和纠正了毛泽东。邓小平提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以及相伴而来的一场争论。。“实践标准”和“两个凡是”之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开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开局。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和“两个凡是”之争,是为总结过去开拓未来制定了一条至关重要的思想路线,邓小平称之为“思想上的基本建设”,而历史则将记载下这是二十世纪末期中国的一场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当时外国一家颇有眼力的报纸评论说:“贯穿着整个改革运动的其实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种精神,这句表面上看似空洞的口号,其实却是一个涵盖面非常广、效果非常大的原则,它使改革领袖可以放手采用古今中外任何发展模式的经验和优点。”事实上正是如此。

经过三十年改革,中国的现状已引起了世人的注意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排除“以阶级斗争为纲”,确定党和国家的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提出“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方针,是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的。开始一段还纠缠于以调整为主还是以改革为主的争论,待到广大农民自发起来冲破人民公社的樊笼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改革立刻成为无可阻挡的主流。改革又由农村进入了城市,由此正式启动了经济体制的改革,即将计划经济体制改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成为主战场。市场和计划这两股势力的较量极其复杂激烈,经过好多个回合。不少人将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所以很长一段时期内“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占强势,也有人提出“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意见。直到党的“十二大”以后才将我们的经济定位为“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但这也不过是探索中获得的一个中间站而已。


(未完,全文共4261字,当前显示101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