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农村党员群众议事学习日调查报告

一、背景动因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加快,人们思想日趋多元、利益诉求多样,农村社会矛盾更加集中突出,特别是作为人口大县的县,这方面表现更为突出。一段时间以来县群众信访量居高不下,一度跃升到“全市数第一、全省有位置”,严重影响了基层社会稳定。据统计,其中约有50%以上的信访反映农村基层干部办事不公、吃拿贪占等作风问题。分析原因,一是农村干部作风存在问题。一些村干部民主意识淡薄,工作作风简单粗暴,村级决策不民主、不公道,村级财务不公开、不透明,导致干群关系紧张。二是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贯彻执行不到位。上级每年下发的有关“三农”的文件、政策、指示很多,但以往多是到乡镇这一级就到终点了,最多传达到村干部,真正与群众见面、群众知情了解的很少,群众对有关政策的了解仅限于收看电视或道听途说,很难见到全文内容和主流声音,出现“政策截留”和执行上的“中梗阻”,一些需要群众知情、参与和配合落实的工作群众因为不了解、不理解而难以落实,甚至存有误解、抵制现象。由此也导致群众埋怨基层干部“把好经念歪了”,干部抱怨群众“素质低、不听话”。三是群众工作软弱无力。联系群众、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做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致胜法宝。但现在一些基层党员干部身处基层却浮在上边,不愿做、不会做群众工作。群众有困难不找干部找“关系”,干部只对上负责不对下服务,干部群众“两张皮”,干群距离越拉越远,关系越来越淡。四是农村党建工作缺乏有效抓手。基层党建工作一直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的状态。一些地方是不想抓,一些地方是想抓不好抓、不会抓。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基层党组织生活不正常的问题几乎具有普遍性,党员教育管理乏力,少数党员长期不参加组织生活,党员意识淡薄,不履行党员义务,游离在党组织边缘。在认真试点和充分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经广泛调研论证,县探索建立了农村党员群众“议事•学习日”制度。

二、主要做法

县对每月25日的农村党员群众“议事•学习日”不是笼统地确定和推广,为了保证制度真正在面上得到全面有效地贯彻执行,采取了一系列联动配套动作和辅助措施。

(一)内容模块化,打造综合性的学习和议事平台。充分利用这一实践平台,按照“5+”模式确定议事和学习内容。“5”为规定动作,全县所有村每个月“议事•学习日”都要实施以下内容:

1、开展学习教育。灵活采取观看电教片、县乡包村干部辅导、开展谈心交流、举办文体娱乐活动和外出参观等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党性党风、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工作部署、科普知识等方面的学习,对党员群众进行党性教育、党风党纪教育、“四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分别由县纪委、县委组织部、宣传部、政法委及政府有关职能部门提报学习内容,县远教中心把当月各部门需要面向农村党员群众进行宣传教育的内容,收集统一制作成“每月农话”,列为每月的必学内容。

2、调度民意访查。由“党群联组”组长(一般每20户左右群众选出一名)逐一汇报当月联系服务群众及搜集社情民意情况,需要村、社区解答和办理的事项,要在会上逐项答复和议定。

3、开展“两公开一会审”。即每月都要对村务和财务进行公开,重点是公开村里当月财务收支和现金结余情况,对下月财务收支预算进行预公开,与会人员对相关事项进行会审、讨论、集体表决。

4、信访通报评查。凡是发生匿名信访的村,要通报调查处理情况,接受与会党员群众的评议和质询,并根据需要对匿名信访、疑难信访开展公开评查。


(未完,全文共8289字,当前显示145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