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从长征胜利看理想信念的力量

篇一:考研政治:长征的胜利信仰的力量

考研政治:长征的胜利信仰的力量

从瑞金到陕北,二万五千里长征是宣言书,是宣传队,是播种机。我们纪念80年前的胜利,是因为长征挺起了一种精神。回望长征,看清当年为什么出发,致敬英雄,感受他们信仰的力量。

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抢渡大渡河,翻越人迹罕至的夹金山,摆脱了数十万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赢得了战争的主动权。1935年中央红军于10月19日到达陕北吴起镇,同红十五军团会合,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力量有了新的落脚点和战略基地。至此,中央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先后同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静宁将台堡(今属宁夏回族自治区)会师。至此,三大主力红军的长征胜利结束。

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一部伟大的革命英雄主义的史诗。它向全中国和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红军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

对于长征精神体现出的信仰力量可以和理想信念结合起来把握。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和精神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理想所描绘的不是现状,而是与奋斗目标相联系的未来的现实,是人们的需求和期望的集中表达,它激励着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一步步地为实现理想目标而奋斗。

理想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推动人们创造美好生活的巨大力量,就在于它不仅具有现实性,而且具有预见性。一方面,理想是人们一定社会实践的产物,同时它又超越了今天的实践;另一方面,理想必须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同时它又指明了进一步实践的方向。实践产生理想,理想指引实践,理想与实践相互作用,不断循环上升的过程,推动着人们立足现实、着眼未来,在奋斗中追求,在追求中奋斗。

信念同理想一样,也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信念具有高于一般认识的稳定性,人们的某种信念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改变。信念有不同的内涵,也有不同的层次。高层次的信念决定着低层次的信念,低层次的信念服从于高层次的信念;由于最高层次的信念具有最大的统摄力,因而它就代表了一个人的基本社会信仰。

最后衷心祝愿广大考生考研成功。

文章来源:跨考教育政治教研室王赛芬

篇二:2012—2013第二学期沂蒙精神与红色文化期末试卷答案【整理】

祝你好运考试成功

2012——2013第二学期期末试卷答案整理

一、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的内涵、意义


(未完,全文共8603字,当前显示135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