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现代灾害危机事件风险及其管理启示

一、从历史上的战争与灾荒说起

灾荒,是一种自然现象。但特殊情况下发生的灾荒,可以引起社会的剧烈动荡,或促使某些重大事件的走向发生变化。例如,中国1894年的严重自然灾害,曾在许多方面使1894~1895年间的甲午战争这个历史事件的进程以深远的影响。

就中国近代“十年九荒”的灾荒史而言,1894年(光绪二十年)全国并非是一个大灾之年,但是几个发生较重自然灾荒的地区恰恰与甲午战争的战区临近或重合或者与战争有着特殊的密切关系,这就大大地增强了灾荒与战争之间的相互影响。

中国战争最高决策中心和指挥中心所在地顺直地区,在甲午之前,由于永定河连年漫决,再加上这一地区的其它一些河流如滦河、沙河、大清河、潴龙河、拒马河、滹沱河、陡骇河、南北运河等也不时漫溢,使水灾成为这一地区的主要威胁。这一地区已连续11年发生大面积火灾。甲午夏秋间,又一次遭洪涝之灾。由于水灾,这一地区收成不及十分之一,民无以为食。从1894年秋至于1895年夏直隶和锦州一带的灾民,“日以千数”逃荒,络绎不绝。奉天一带,是甲午战争在中国境内的主要战场。1894年夏天,也由于连降大雨,使河水泛滥,造成水灾。xx半岛是甲午战争在中国境内的另一个战场,而恰恰在这里,也遇到了不大不小的水灾。

对比这三个地区。顺直地区毕竟离战争前线还有一段距离,但奉天、xx受灾区域,是甲午战争中日双方军队激烈战争的战场,或是经过战斗后最终为日本侵略军所占领,至少也是紧邻前线的军事要地。因此,生活在这里的群众,其悲惨情景也就可想而知了。除了天灾还有人祸,人祸加深了天灾。这个人祸最主要的是日本侵略军野蛮残酷的烧杀抢掠。旅顺口震惊中外的大屠杀,折木城、田庄台等地把繁荣城镇轰成一片焦土的绝灭人性的大破坏,使尚未摆脱天灾的人民雪上加霜,一下子又陷入侵略军铁蹄践踏和炮火的无情屠戮之中。应该说,甲午战争期间,由于战争的正义性,不少清军英勇作战,出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但也有一些清军在侵略者面前,不堪一击;而在人民群众面前,则又作威作福。这自然是当时那个政权腐败的表现。在天灾战祸的“风刀霜剑”严酷相逼之下,人民群众过着一种人间地狱式的悲惨生活。

这场自然灾害给予甲午战争的进程以多方面的影响。从中国方面来说,由于甲午战争是一场反侵略战争,全国人民是积极支持这一场战争的,特别是作为主要战场的辽沈地区的广大民众,在十分艰难的条件下对支援战争做出了巨大努力。在战争的后勤保障中,军粮的供给是十分重要的环节。由于灾荒,粮源少,粮价又高,军粮的筹集就成为很大的问题。清军就地筹粮,本来是一个极重要的优势,但这优势因为严重自然灾害的发生而丧失了。灾荒甚至使得清军无法在一些战略要地屯驻立足。灾荒还带来社会动荡,并且这始终是封建统治阶级心目中一个难以抛弃的阴影,影响着他们全力依靠人民群众去进行战争。当时朝廷兴办团练,这样既可以把民众组织起来,配合军队对付日本侵略军,又可以安定社会秩序,但在当时灾荒严重的情况下,团练很难组织起来。灾荒虽然是一种无法抗拒的自然现象,但在当时腐败的清政府长期统治下,有国无防,民不聊生,国家缺乏雄厚的抵御外敌入侵的战争力。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祸大于天灾。

二、交通事故的黑色而沉重的数字

从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交通事故年死亡人数首次超过5万人至今,我国(未包括港澳台地区,下同)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已经连续10余年居世界第一。在滚滚轮下丧生的人数,短短十几年间已从每年5万多人增长到10万多人,整整翻了一番,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居于世界第二位国家的两倍。


(未完,全文共6022字,当前显示146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