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地面沉降不能掉以轻心

“沉默寡言”的大地因为人类的过分索取,变得不再温驯,开始“发怒”……地面沉降在不断扩大,目前已经由沿xx市向内陆扩展。地面沉降是我国平原地区的主要地质灾害,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灾种之一。如果我们仍不采取措施,那么大范围的地面沉降是极有可能出现的,人类也会受到更多的“报复”。

杭州地铁坍塌事故

11月15日15时20分许,杭州地铁一号线施工工地突然发生路面大面积塌陷事故,导致萧山湘湖风情大道75米路面坍塌,并下陷15米。正在路面行驶的多辆车陷入深坑,多数地铁工地施工人员被困地下。截至16日22时20分,事故已致4人遇难,17人失踪。官方调查尚在进行之中,但已有地铁工程专家指出,问题症结可能出在杭州当地土质、基坑维护设计以及施工单位操作这三方因素上。

事实上,杭州地铁塌陷事故并非首例。在网络搜索引擎上输入相关关键词,可以找到为数不少的事故报道。

2008年4月1日,xx省xx市xx区横岗街道地铁3号线荷坳段工地进行桥墩浇筑混凝土施工时,模板突然发生坍塌,混凝土倾泻而下,5人被埋,最终3死2伤。

2007年3月28日,位于xx市海淀南路的地铁10号线工程苏州街车站东南出入口发生一起塌方事故,6名施工者被埋。30天之后,这条地铁又由于基坑坍塌,造成燕莎桥东北角地下一处直径600毫米的自来水管线断裂,涌出的水迅速淹没了整个燕莎桥路口。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我国地铁建设规模之大、速度之快,世界上少有。北京地铁复兴门到八王坟段用了约10年才建成通车,而如今4号线、5号线、10号线等共114公里,却要求6到7年建成。

事实上,在当前中国的地铁建设热潮之中,地铁塌陷事故已非首例。在北京、广州等城市发生地铁塌陷事故时就有专家指出,各地城市决策者们还存在着一定程度上不够清醒的地方。比如说,对一个城市地铁路网的层次和分工缺乏系统性、整体性的考量;有些线路设计的前期论证做得不够扎实,给后期工作带来很多隐患。此外,技术力量不足和违规建设,也是地铁事故频发的深层原因。

我国多个城市地面沉降危害日深

广深高速公路北行麻涌路段32号桥墩的地基下沉,路面下陷,引起广泛关注。其实,我们生活的城市很可能正在一点一点往下沉,只不过人们一时没有觉察到而已。

在华北地区,地面沉降导致地面开裂、房屋倒塌、下水道排水不畅、水质恶化等;在沿海地区,地面下沉使风暴潮危害范围扩大,海岸向内陆侵移。地面沉降对本来就低洼的沿海地区产生了严重的负面效应和危害,大幅度增加了低洼湿地面积,使耕地沼泽化。

即使是地质状况相对稳定的北京,也同样面临着地面沉降所带来的麻烦。1998年,在xx市顺义地区曾出现过一条裂沟,裂沟迫使当地一家橡胶厂搬迁。如今,这条沉降沟已经发展为800米宽、25公里长。

由于地面沉降,北京的城市基础设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害。在1800平方公里的沉降带内,已经发现50余处险情,工厂、居民区楼房的墙壁开裂、地基下沉、地下管道工程损坏等比比皆是,一些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和使用寿命也受到影响。目前,北京已经启动地面沉降监测预警、预报系统,以求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

而在我国东部一些沿xx市,地面沉降所带来的问题更为严重。这些地区面临着地面沉降和海平面上升的双重压力,致使海岸侵蚀加剧,海水入侵,地下水受到咸潮污染,而让人谈之色变的风暴潮更是越来越猛烈。


(未完,全文共4386字,当前显示138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