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论“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重要性及其体系的健全和完善

第一章以人为本

一、人重于物

人为万物之灵。物是可以替代的,而人是不可以替代的。人可以创造物质,而物质能创造人吗。有句古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说明了只要有了人就有一切。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界是为人类创造良好的生存条件和发展环境。发展,是为了什么。当然是为了人类满足自己不断产生、永无止境的欲望。发展依靠什么。当然依靠的也是人。然而,这个简单的道理,我们曾一度变得模糊了。近年,在空难、火灾等诸多特大事故中,有些并非天灾,实为人祸。这些事故责任人有个共同点,就是为了效益,忽略了安全,平时疏于管理,等出了事故后,不是积极开展抢救工作,而是积极的找书证,物证,人证来规避责任;积极的找受害人是否违反这样或那样条例、准则、规定来洗刷自己,在对上级汇报事故情况时,避重就轻,推脱责任,使上级觉得事出有因,可以谅解。以致于教育的多,追究责任的少,泛泛而说的多,点名批评的少,有的领导置若罔闻,麻木不仁,让事故重复发生。这样不以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己任的领导,估计在领导岗位上也呆不了多长时间。

二、对人的需要的理解

人的一生需要什么。马克思说过:“在现实生活中,个人有许多需要”。人的一生首先需要是务必吃饱穿暖,其次是享受(物质与精神)、发展,然后又是享受、发展,如此循环,人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贯穿于整个人类的发展。试想,大到人类的每一次战争,小到夫妻之间的争吵,其导火索都是由于人们的心理需要或物质需要(也称生理需要)得不到满足而发生的,所以,社会、团体、单位应充分理解人的需要是至关重要。从我们所处的煤炭行业来说,怎样去理解煤矿工人。千言万语,就是要理解他们的需要,他们需要什么呢。他们需要:安全的作业环境,合法的劳动时间,及时足额的工资发放,优越的福利条件和社会公允的承认、关心,这也是最基本的需要。只有了解了人们的各种需要,党和政府制定各种方针政策时才会更加务实,更加完善。但我们也知道,这些所有的需要是要建立在一个很丰厚的经济分母上的,太多的需要分子大于分母后,就掉了下来,这些基本的需要也就不能兑现。所以,按当今的经济体制说,一个职工的需求是国家政策、法规与企业经济效益的结合,缺一不可。但不管怎样,人类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是与生俱来的,是永无止境的,是无种族无国界的,在穆斯林的《古兰经=》第76章17、2l节中曾这样描述“他们想喝含有姜汁的醴泉,他们想穿着绫罗绵缎的绿袍,享受银镯的装饰……”可见,人的需求很多,根据人的需求来制定“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安全生产方针是必要的。

三、对人格的尊重


(未完,全文共3747字,当前显示107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