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攻心教育24计读后感

攻心教育24计读后感

(一)

刘李小学杨萍

最近读了学校发的《攻心教育24计》这本书,书中运用大量教育案例阐释了针对不同问题的一些解决办法,我从中收益很大。

书中提到。对于学生中出现的问题,教师一定要研究学生的心理,思索学生的动机,站在学生角度体会学生的感受,然后对症下药,采取措施。使用的办法通常都比较缓和,但是正好击中学生要害,犯了错误的学生,不但乖乖认错而且心服口服,教师的任务通常也能很好地贯彻下去。学生的行为表现完全出自自愿,并非老师强迫,但却是老师的目的。因此,我们主张,学生的教育工作,只可智取,不能硬攻,以攻心为上。

攻心,首先要能控制自己的心灵。有一些老师,自己情绪失去控制,当众与学生发生冲突。为师者决不可如此,否则必败无疑。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修养,使自己的心灵象天空一样开阔。攻心,还得了解学生心理。不了解学生心理,你如何去攻呢。所以教师要研究学生,要知道学生的真实想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切忌想当然,以己之心,度人之腹,目标不明,方向不清,就开火进攻,到头来,一无所获还是好的,学生离心离德害莫大焉。

对学生的攻心教育,其实是“治本”的方法,学生只有在心灵有触动了,行为就会规范,思想就会进步,教师的教育目标也就会顺利实现。

那么何谓攻城,何谓攻心。攻城,就是以武力去征服之,比如:我们碰到学生做错了事,抓到办公室里劈头盖脸的就是一顿臭骂,如果学生不服气接着骂,必须要让其服帖为止;我们要让学生学习,以强力胁迫之,对于不认真学习或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施以高压政策,必要让其崩溃;教师以自己的理解去要求学生,规定学生必须做的事情,全然不顾学生年龄特点与心理特点,对于不同意见,千方百计打压他,必要时拿出校纪校规或请家长来校等法宝,定要让学生就范。由于教师是强者,学生是弱者,攻城之术乃是以强击弱,教师很容易就取得了胜利。但是攻城为次。不可常用。([www.7rdy.cn])因为就在这攻城进行的过程中,师生之间的距离会越来越远,最后固化成单纯的教与学的关系,失去了心与心的沟通。

攻心就不同了,在攻心的过程中,教师不必挥动着大棒,也不必手举着校规校纪,只需找准心结,进行心与心的沟通,甚至进行一些无声的沟通,学生就会放下心结,打开心门,心服口服地接受老师的教育,那么老师不费吹灰之力,就把问题解决了。

一个班级三四十个学生,教师要逐个揣摩他们的心理、性格、脾气等,这也是一个艰巨的任务,特别是在农村,教师还要了解学生家长的情况。一部分学生能够跟着自己的父母在家乡读书,这些学生工作还好做一点,因为有家长在身边有事还好沟通。一部分学生的父亲或父母都在外做工,把孩子丢给一个母亲或是爷爷奶奶,部分学生在家里母亲根本管不住,特别是跟着爷爷奶奶的这类学生,爷爷奶奶能做到的只是让孩子吃饱穿暖,辅导作业那就免谈。到学校后家长就把这个任务全部交给了老师和学校,而这些学生还都是一些班里的“活跃分子”,往往这些学生让老师很伤脑筋。所以攻心在这儿就显得很重要了。

攻城为下,攻心为上,此为教育的准则,教师倘能以此为原则,则将事半而功倍,无往而不胜。

《攻心教育24计》读后感

(二)

长清五中李文祥

对于学生中出现的问题,教师一定要研究学生的心理,思索学生的动机,站在学生角度体会学生的感受,然后对症下药,采取措施。使用的办法通常都比较缓和,但是正好击中学生要害,犯了错误的学生,不但乖乖认错而且心服口服,教师的任务通常也能很好地贯彻下去。学生的行为表现完全出自自愿,并非老师强迫,但却是老师的目的。因此,我们主张,学生的教育工作,只可智取,不能硬攻,以攻心为上。


(未完,全文共4812字,当前显示148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