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信:一个城市的停水与恐慌
在xx市民排队打水的日子里,一位老妇人眼光中透出平静与茫然
■本报记者石立飞摄
“立,住也,在一之上。”———许慎《说文解字》。哈尔滨大停水事件之后,我们希望政府能保持诚实立信这一水准以上的进步。
60年抗战纪念,战胜国的目光中既有荣耀也有对不承认历史的国家与民族的蔑视。
诚实实在是中国的最大美德之一。
———罗素(英)
当生存危机就在眼前,不能公布真相让我们忍无可忍。
显然,从xx石化爆炸事故发生到哈尔滨因松花江水污染正式公告停水,公众得到的答案是不完全的。虽然当地政府及时扭转了态度,但仍不免让人遗憾。
危难方见真情。一个城市是不是宜居,在危机突然到来时的表现更有说服力。
那一晚,孩子的逃亡
11月23日晚6点,张松华和妻子李丽莉挤出喧嚣的哈尔滨火车站,长舒了一口气。
“真和春运一样,何苦呢。”他嘴里嘀咕着,“这回家里就剩咱俩了。”张松华扭头白了李丽莉一眼。
夫妻俩吵来吵去的主题是,停水之后要不要把两周岁的儿子和六旬老母亲送到上海姐姐家去。
“我能将就,几天不洗澡也没什么。可是孩子不行。我们最担心的是,停水之后松花江水质会不会仍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影响。”张松华告诉记者。
那几天,哈尔滨600多万市民和他一起忧心。此次哈尔滨停水事件,其规模和性质(污染)是新中国以来首次;而伴随着停水的还有方兴未艾的地震传言。
11月21日起,两天之内,当地政府对停水事件原因有过几种解释:
第一个公告说全市要停水,原因是要维修管线,这自然难以使人信服,哪有检修管线,不按区按片来做,而是一下子停掉全城的水呢。
第二个公告宣布松花江水“可能已被污染”,还是遮遮掩掩;直到第三次才明确公告市民并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由于11月13日xx石化发生爆炸事件,已经导致xx市水源地松花江水被污染。
那一天,城市的混乱
(未完,全文共2395字,当前显示74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