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征兵工作

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征兵工作

——宋永胜

近年来,由于城镇退役士兵安置难、各类高校持续扩招、优抚待遇低、劳务输出增多、抗洪救险以及新兵役制度实施等诸多因素影响,造成适龄青年应征入伍积极性下降,“征兵难”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为此,需要积极寻求破解“征兵难”的有效途径和措施,探索符合市场经济下新的征兵工作模式,不断提高征集质量。

一、当前征兵工作面临现状及存在问题原因

(一)优抚政策相对滞后。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人们的价值取向和思想观念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而且我国现行的优抚政策已经远远跟不上现实社会的发展。一是国家已有的优抚政策落实不到位,应征者的权益不能得到有效保证,优抚安置政策滞后于形势发展的需要与多数打工青年的年经济收入相比有一定差距,感觉当兵吃亏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应征入伍的积极性二是城镇复员兵就业难。大多数非农户口的城镇兵退伍返乡后,由于实行了新的兵役,自谋职业就成为唯一的出路,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复员军人的就业没有一个系统而可靠政策,有的即便找到工作或创业,但也是干不上几年,致使这些城镇兵入伍的积极性也有所下降。这是产生“征兵难”的主观原因。

(二)受社会因素影响,兵员基数逐年减少。80年代初期,国家大搞计划生育,人口的出生率降低,以致现在进入役龄的青年总量减少。同时,受高等院校、职业技术学校的不断扩招,再加上外出打工青年的大量外流,造成在可征集适龄青年基数逐年减少。有人把当前剩余人口比例为“三八、六一、九九”现象,“三八”代表的是妇女多、“六一”代表的是儿童多、“九九”代表的是老人多;从性别上讲,女的多、男的少;适龄青年升学、学技术和外出打工的多、在家的少,这是产生“征兵难”的客观原因。

(三)独生子女进入役龄期,家庭因素影响较大。独生子女越来越多,有的家长怕部队遇急难险重任务有危险,不想把儿子送到部队当兵。尤其是受四川地震和南方冰冻灾害抢险以及西藏暴乱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农村独生子女家长不愿意让子女参军。据调查,现在独生子女的比例达64%,43%的家长担心当兵有危险,有45%的家长不支持孩子参军。还有的青年从小在家娇生惯养,怕苦怕累,不想过严格而又紧张的部队生活。另外,也有部分家庭,由于父母身体不好,家庭困难,独生子女已成为家中主要劳动力,如果离开家,家里的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并且大多数农村适龄青年在这个年龄段都已“订婚”。这是产生“征兵难”的又一客观原因。

(四)适龄青年综合素质不高,在部队发展受限。如今社会上流行的顺口溜是“一类青年上学堂,二类青年去上岗,三

类青年闯市场,四类青年把兵当”。从目前情况看,由于受我军成长干部主要依托国民教育培养的影响,士兵提干、考学的比例已经大大减少,从根本上“封杀”了许多青年在部队成长当干部的梦想。另外,随着部队高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所需兵员的精减,转士官的难度也不断加大,导致绝大多数适龄青年及家长感到“当兵没盼头”,而且觉得“当兵吃亏”,退伍后还得“重打锣鼓另开张”,不如不去当兵。

(五)兵役法约束力不强,惩处规定无法落实。《兵役法》


(未完,全文共7294字,当前显示125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