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开发区工业园区建设指导方案

2012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实施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半岛蓝色经济区国家战略,建设高端产区的关键一年。开发区建设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是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实践;是经济转型、社会和谐发展的坚实基础;是治污减排,提高区域环境总体质量的契机。按照“黄蓝融合、陆海统筹、一体发展”的思路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规划》的要求,利用2-3年的时间实现创建目标,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紧紧抓住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半岛蓝色经济区两大国家战略实施及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重大历史机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围绕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工作任务,以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经济发展,推进和谐开发区建设为出发点,以强化环境管理,全面推进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建设为重点,进一步优化开发区经济发展结构和产业布局,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着力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开发区,努力将开发区打造成资源共生、社会和谐的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二、建设原则

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工作遵循生态效率原则、生命周期原则,区域发展原则和“3r”原则。

一是生态效率原则,通过实施清洁生产,尽可能降低企业的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通过各企业或单元间的副产品交换,降低园区总的物耗、水耗和能耗;通过物料替代、工艺革新,减少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和排放;贯彻“减量第一”的最基本要求,使园区各单元尽可能降低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二是生命周期原则,要加强原材料入园前以及产品、废物出园后的生命周期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三是区域发展原则,将园区建设与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相结合,并且将园区规划纳入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并与区域环境保护规划方案相协调四是“3r”原则,即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最佳平衡。

三、任务目标

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为目标,以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以保护生态环境、降低资源消耗、减少废物排放、促进废旧物质回收和再生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土地利用率为核心;大力发展生态工业,提升开发区核心竞争力,打造环境优势品牌,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生态品牌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到2013年,初步建成生态工业园的运行机制和框架,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企业清洁生产水平,初步构建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的区域工业共生网络。优化产业结构,初步实现高技术的装备制造、有色金属等主导行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成为开发区新的经济增长点。优化、完善、整合区域内能源、污水处理、土地等基础设施配置,构建区外经济共生网络,促进园区和周边地区的协调发展。努力延伸产业链,积极培育产业内核,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进一步削减污染物的排放,区域环境质量有明显改善,基本达到《综合类生态工业园区标准》规定的验收条件,生态景观、生态社区建设与生态工业建设同步,生态文化建设取得相应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初现端倪。

四、工作措施

(一)明确责任,全面落实《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规划》中的各项要求。对《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规划》中涉及的经济发展指标、物质减量与循环指标、污染控制指标、低碳控制指标以及园区管理五大方面指标,细化为36小项考核指标要做可达性分析;对《建设规划》中涉及到的36项考核指标和支撑项目都要分解落实到责任单位、责任人,明确项目建设时限,确保完成年度创建任务。

(二)分层次、多途径全面打响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攻坚战


(未完,全文共4747字,当前显示148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