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新时代激励广大干部干担当有作为意见心得13篇

【篇一】

翻阅报刊,浏览网站,社会各界对刚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纷纷点赞,可谓“喜大普奔”,“这是一场及时雨、是一针强心剂、是一张动员令”“让辛苦干部不‘心苦’”“严管厚爱有温度”等好声音涤荡全国。可以说,建立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成为广大干部的普遍共识。

然而,鼓掌之前,我们不妨泼一泼冷水,力争起到降温、警醒和预防的作用。试想,一个好的政策文件如果躺在纸上“呼呼大睡”,不下沉、不落实,那么它就顶多是一纸美好蓝图。就文件本身而言,制定出台仅仅是第一步,而要实现快落实、真落实、全面落实的跨越,还要考究下级执行主体的领悟之程度、贯彻之功力。

文件再“美”,“美”不过落实。有的地方喜欢把上级文件“裱进画框”,“钉在墙上”,“高高挂起”,时不时拿出来安抚搪塞:“看,上面有规定的,不要担心。”至于最终落实几分,则鲜见下文。

近日,半月谈记者调研发现,“明明是好政策,出台多年却未能落地执行,企业无法享受政策红利且投诉无门……”如此让好政策长期“休眠”,使之沦为画饼的做法显然是不可取的。这再次给我们敲醒警钟,干任何事情,都需有始有终、善作善成,不能有了上文没下文,有了开头没结局,有了龙头没凤尾,到头来,欢喜一场空悲切。

文件的出台,源于时代的需求,源于人民的期待。拟出一份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文件并非难事,但一旦涉及执行落实,问题和矛盾就会集聚显现,这才是真正的挑战和考验。如果不把制定的文件放下来,接接地气,就会让我们屡屡陷入“华而不实、光说不练”的怪圈,辜负的不仅是人民的厚望,也会让政府的公信力大打折扣。

随着反“四风”活动的深入推进,“以文件落实文件”“只部署不落实”“当文件的二传手”等做法备受诟病。实践表明,部署的后续、文件的落实必须一鼓作气、有力跟进。慎思明辨之后,笃行更显可贵。从文件精神的宣传到具体细则的制定再到层层落实,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上”与“下”、“前”与“后”、“头”与“尾”都必须有序衔接、齐头并进。

要做到这一点,就不能坐以待毙,“等着幸福来敲门”,而要主动作为,迅速行动起来,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科学制定并完善相关配套制度。集思广益、多措并举,迅速形成持续的制度供给。强化监督,严格考核,确保文件落实到位、发挥实效。这样的经验告诉我们:在给予掌声和鲜花之前,不妨泼一泼冷水,清醒之后才能看见更远的地方。

【篇二】

中办最近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强调,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宽容干部在改革创新中的失误错误。这给敢担当敢作为、敢闯敢拼的干部吃了一颗“定心丸”。

在现如今改革创新攻坚期,容错机制无疑是实现从严治党的有效制度保障,是创新者实干家的兜底利器。用好容错纠错机制,必须准确把握政策界限,让容错机制真正落地生根,发挥出实际作用。

可以说,在改革创新的路上,因没有先前的经验借鉴,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而宽容失败无疑是鼓励改革创新的必要之举。改革创新越向纵深处发展,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也就越复杂,越难以解决,有时就算做了精细周密的计划,但制定出来的办法、开展的各项工作都有可能会出现问题,有的干部认为“枪打出头鸟”“做得越多风险越大”,干起事来缩手缩脚,甚至不敢担当。通过健全激励机制,让改革创新者尝到“甜头”,看到干与不干确实不一样;通过容错机制,让改革创新者感受到“依靠”,释放出更多的工作活力。


(未完,全文共12625字,当前显示143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