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力量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各级将隆重纪念并对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进行系统的回顾和总结。1978年,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作出了决定国家前途与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的大幕徐徐拉开,古老的中国随之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回顾历史是为了展望未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变革,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都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些长久积累未解决的问题和矛盾已经凸显,改革由此进入“深水区”,要想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这个“深水区”绕不开、躲不过。那么,循着什么样的发展逻辑、踏着什么样的发展路径,顺利通过“深水区”到达理想的彼岸呢。认真回顾和总结改革开放30年历程,一定能够找到最佳答案。

一是回顾和总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程,牢记十一届三中全会历史功绩。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30年间,中国经济社会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大突破、大跨越和大发展,思想得到不断解放,观念有了不断更新,改革逐步深化,不仅推动了大开放,实行开放也进一步促进了改革。回顾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是我们国家综合国力从“濒于崩溃边缘”到“当惊世界殊”的历史,中国良好的发展局面、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丰硕成果已为世界公认,并且这个势头正在进一步发展。这30年的历史,是通过一次次思想解放大讨论、破除各种思想束缚、寻找或者回归发展常识的历史。这30年的历史,是改革不适合现代化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建立现代国家发展模式的历史。这30年的历史,是"放眼向洋看世界"对外开放、加大国际合作、逐渐融入世界的历史。这30年的历史,也是认识到须由单向的经济发展拓展为政治、文化、社会全面推进的科学发展的历史。这30年的历史,更是探求“以人为本”、弘扬人的价值,保护私产、保障自由、彰显权益的历史,因而也是全体人民共同创造的历史。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使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从过去盛行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束缚中解放出来,在思想上、政冶上、组织上全面恢复和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结束了1976年10月以来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将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引向健康发展的道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党和国家历史的新篇章,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其历史功绩必将永远载入史册。

二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蓝图,必须要遵循可持续发展历史规律。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做出了改革开放这一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历史性决策,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思想。江泽民同志结合新的实践,集中全党智慧,进一步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思想,不仅创造性地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战略,而且全面阐述了在新时期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基本方略、方法步骤和重点任务,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未完,全文共4167字,当前显示129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