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组织工作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的几点思考

文章标题:组织工作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的几点思考

六中全会把构建和谐社会确立为党在新世纪的执政目标,把和谐社会建设定位成“国家战略”。新目标、新战略相应给组织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任务、新课题。面对和谐社会建设的新任务、新课题,组织工作如何主动适应、及时跟进、努力作为并提供有效服务,笔者作了如下思考。

宏观层面:用和谐理念来谋划和统揽组织工作

调整新的目标定位。不管是干部工作还是组织工作,其定位都应该着眼于党内和谐并服务于社会和谐,都应该把“追求和谐”作为组织工作的最高目标。按照这一要求,要相应地调整工作思路、工作重心和工作方法,把组织工作真正融入和谐社会构建中,使组织工作真正成为和谐社会构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树立新的工作理念。和谐建设本身包含了一系列新思想和新观念,组织工作必须树立先进的思想和理念,树立和谐社会的现代思维。和谐社会的核心是“和谐”,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全方位和谐,组织工作服务和谐社会建设首先要树立“大和谐观”,围绕和谐,服务和谐。和谐社会的实质是以人为本,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爱护人、激励人,组织工作就是要树立人本理念,以人为中心,充分调动党员、干部和各类人才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潜能。和谐社会建设是在社会生活多元、多样、多变,各种观念交织、影响、激荡的情况下开展的,社会和谐是有活力的全方位的和谐,组织工作就是要树立激发社会活力的理念和促进人的心理和谐的理念,通过教育管理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党员心态、干部心态和社会心态。

确立新的评价标准。六中全会提出的目标任务和指导原则,既是对组织工作的内在要求,也是检验组织工作的标准。围绕和谐社会构建确立新标准,要看是否把领导和谐社会建设的绩效列入考核内容,发挥政绩考核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杠杆作用;要看是否培养选拔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使组织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组织设置、人才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经济结构相适应;要看是否让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得到全面发展,营造出使各类人才有用武之地而无后顾之忧,有专心谋事的成就感而无分心谋人的疲惫感的良好环境。

实践层面:以党内和谐对接和服务社会和谐


(未完,全文共3427字,当前显示91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