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民俗文化产业发展大会发言

同志们

安排刘市长对全市民俗文化产业进行调研。昨天,前一段。和刘市长到合水又作了专题调研。今天,召开全市民俗文化产业发展座谈会,主要是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分析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研究对策和措施,把民俗文化产业培育成富民支柱产业之一。下面,讲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存在问题和困难需要正视面对,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的效果值得充分肯定

文化竞争力是构成区域综合实力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文化是一方土地的血脉和灵魂。市立足激进民间文化的传承、开发与创新,把做大做强以香包陇绣为代表的民俗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实施“产业富民”战略的重要举措,依照“四个一”思路,着力打造以香包、陇绣、剪纸、皮影为代表的民俗文化产业品牌,探索出了专业团队设计、艺术大师及能人带动制作、千家万户参与生产、龙头企业组织营销”民俗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起步早、发展快,从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的态势看。态势良好,前景广阔,潜力巨大,已经成为推介、宣传的一张靓丽名片,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全市有15万人参与香包陇绣生产大军,从民俗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看。已形成了100多家生产企业、35个基地、86个营销公司。

民俗文化产品达到20多个大类5000多个品种,从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的规模看。年生产民俗文化产品900多万件,销售额3.8亿元,人均增收500元。

先后与上海东华大学、中国美术学院等知名院校建立合作关系,从民俗文化产业研发体系看。联合进行香包民俗文化新产品的设计、研发,开发出了岐黄保健、中医养生、激进民俗、时尚礼品等一系列产品。

各位民间艺术大师和民俗文化企业功不可没,市民俗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各县区、各有关部门功不可没。但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是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市场竞争力差,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辐射带动能力弱。带动千家万户参与民俗文化产业开发的局面尚未形成;

大都是小农经济型的作坊生产,现有的民俗文化企业、公司。无法形成规模生产,难以发生强大的经济效益。

二是有产品没市场、有市场没产品的问题比较突出

目前生产的产品销售半径小,有产品没市场。没有完全走出,市场占有份额低,产品商品率低;

由于生产企业、生产大户、营销企业各自为阵,有市场没规模。产品雷同,相互压价,恶性竞争,没有成批量的主打品牌,形不成优势,提升不了效益;

贱卖低卖问题比较突出,三是产品价值与价格严重背叛。增收效果不明显,带动性弱。

没有卖上好价钱,民俗文化产品的艺术价值市场认可度低。与大师的职称和产品价值严重背叛。

品牌效应不够明显。四是民俗文化产业缺乏统一规范

新产品研发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绝大部分产品基本上都是激进作品的重复制作。缺乏新、奇、特、优产品;

甚至参杂使假,产品整齐不齐。侵权问题严重,影响市场信誉。

五是缺乏健全和有竞争力的市场营销网络

覆盖面不广、销路不畅。营销网络不健全。

六是缺乏文化产业发展所需的各类人才

缺乏专业化人才,从业人员文化水平普遍低。特别是高素质的设计研发、创作、营销、技师人才更少。

二、必需统一思想,民俗文化产业开发大有可为。理清思路、大力扶持、转型提升。


(未完,全文共3897字,当前显示128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