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读《习近平讲故事》有感六篇

【篇一】

善讲故事是古今中外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的共同特点,更是中国共产党领袖的过人本领。在延安,党的七大闭幕式上,毛泽东主席就给大会代表们讲过一个“愚公移山”的故事。愚公每天挖山不止,最终感动了上帝,派神仙下凡把他门口的两座大山背走了。毛主席以此比喻,中国共产党只要坚持下去,也会感动上帝,而这上帝不是别人,就是全中国的人民大众,挖掉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两座大山。“

习近平总书记是讲故事的大家。无论是会议上的发言、调研时的谈话,还是出访时的演讲、报刊上的文章,他都善于用故事来传达深意,感染他人。这些故事具体而生动、通俗而深刻,洋溢着“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也从一个方面折射出习近平深厚的人文情怀和哲学底蕴,成为他领导风格的一大鲜明特色。

一个故事胜过一打道理。在2013年、2014年五四青年节上,习近平在与青年代表谈话时,分别讲了自己上山看羊、下田锄地时坚持看书,走30里路只为借书的故事,勉励青年抓紧时光多学习。这种用自己切身经历的讲述,远比讲一个历史上的名人努力学习的例子来得真切、生动,有感染力。

《人民日报》曾发表文章《信仰的味道》,讲述陈望道潜心翻译《共产党宣言》时,竟将墨汁当成红糖吃掉而浑然不觉,体现出精神之甘、信仰之甜。习近平多次在讲话中引用这个故事,以党史上的感人故事,激励广大干部保持理想,坚守信仰。

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在巴黎出席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时发表的重要讲话中说:“拿破仑说过,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当这头睡狮醒来时,世界都会为之发抖。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

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这种既富张力又具深意的讲述方式,巧妙地反驳了“中国威胁论”,传递出中国梦的世界价值。

正所谓“讲好故事,事半功倍”。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无论是诸子百家,还是民间传说,里面都穿缀着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这些故事穿越时空、,历久弥新,影响了一代代人的观念和生活。讲故事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作用,正是因为它能在讲述者和受众之间,迅速建立一种情感上的联系,产生思想上的共鸣。没有一种抽象概念,比细节更有说服力;而再多的叙事技巧,也不能比真情实感更能打动人心。

【篇二】

比之深奥晦涩的理论,人们更加喜欢听故事,因为故事往往显得鲜活、生动,引人入胜,《习近平讲故事》就是这样一本书。由于平时工作比较忙,很少抽出时间看专业以外的书籍。当我拿到《习近平讲故事》这本书时,我觉得很可能也会束之高阁。

一天晚上,我翻开了这本书,看了看序言,读首句“善讲故事是古今中外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的共同特点,更是中国共产党领袖的过人本领”时,还觉得是大而空洞,但我还是往下看了看,当“将墨汁当成红糖吃掉而浑然不觉”、“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通过故事,讲述中国历史文化之‘道’、改革发展之‘道’、大国外交之‘道’”等句子出现在眼睑时,我觉得这本书或许值得一读。

这本书展现了习主席在不同时期讲述的100多则故事,分为对内和对外两篇。对内篇包括廉政、品格修养、励志和治理等;对外篇侧重于人民友好、国家交往、文化融通和历史情感等。每则故事既有习主席的讲述原文,又有“延伸阅读”,故事情节丰富。我首先从目录中选了一些自己最感兴趣的故事,然后再细细品读。


(未完,全文共6067字,当前显示135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