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品读《梁家河》有感15篇

【一】

一本好书,能让每个人都反思自己;一本好书,能让每人都进步。《梁家河》就是一本拿起来,就不想放下的书。整本书分为四个部分:“树高千尺忘不了根”、“窑洞里长满了故事”、“一声声喊我小名”和“我们走在阳光路上”。它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故事;一个普通的陕北贫困村,在一代代人怀揣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埋头苦干,砥砺前行中,成为人均年收入过万元的致富村的发展历程。

当读到第二部分”窑洞里长满了故事“时,我的心几乎随着文字走进了那个年代;我的人好像也随着主人公们穿梭于梁家河的沟沟坎坎,一切仿佛亲身经历一般。我深切的感受着习近平总书记艰苦却不停奋斗的青春岁月……读到“父亲被关押,母亲被下放,姐姐去内蒙古,而自己也被告诉枪毙一百次都不够”时,泪水不仅溢出眼眶,但当读到“枪毙一百次和枪毙一次是没有区别的,我就不怕了,枪毙一百次都不怕,还怕什么”时,我不仅笑了。习总书记的沉着、豁达以及思路的清晰,让我在深深地敬佩之余,更受益匪浅。

随后,我便一一体会了“逃离”北京时既充满希望、又失落难过的心情;初到梁家河的失望;遭到误解以及面对众多困难时的迷惘与彷徨。当“生存还是毁灭”被一个16岁的孩子日夜思考时,我不禁泪目。越是艰苦的时代,越是磨练人的意志。在贫困落后的梁家河村,不变的生活里,因为有了一颗想改变、想为人民办好事的心,我们看到了不一样习近平——努力学习,勤于看书,身先力行,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一点一滴地改变着周围的人和事。就仿佛梁家河的那一排排白杨树,在艰苦的环境里,努力生长,终长成树中的“伟丈夫”。谁的人生不曾迷惘。谁的人生不曾被质疑。也许你正处于人生的低谷,正逢一切的不如意。那么就像习大大一样,抱着坚定的信念,披荆斩棘,自己走出阴霾。

七年知青岁月,小小的梁家河村,有多少人被积极地带动起来学习干活,有多少人的优点被放大利用……自此,我的人生也变得豁然开朗起来,我们都要努力把自己变成这样一个不仅自己发光发热,还能让周围人也发光发热的、积极地、充满正能量的人。正如文中提到的那样:“走进新时代,我们走在阳光路上”。新时代赋予我们新的责任,只要我们怀揣梦想,牢记为人民造福的初心,攻坚克难,勇于奉献,平凡的岗位也会造就不平凡的自己。

【二】

“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这是印在《梁家河》封面上的话。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度过了自己的七年知青岁月,在这里,习近平总书记适应艰苦环境同群众一起参加劳动,在煤油灯下刻苦读书汲取知识养分,刻苦研究沼气技术为梁家河修了xx第一座沼气池。《梁家河》这本书简朴平实,引人入胜,读后感想颇多。

一是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年代是物质条件极度匮乏的年代。《梁家河》这本书讲述的是70年代的陕北农村生活,我们看到了那时的陕北农村生活十分贫困,住土窑洞,几个月吃不上肉,吃不上新鲜蔬菜,卫生条件差,要过跳蚤关,而现在的梁家河修起了柏油马路,乡亲们住上了砖瓦房,用上了互联网,老人们享受基本养老,村民们有医保,孩子有学上。梁家河是中国社会进步的一个缩影,我深深的为我们伟大的祖国感到骄傲,无比珍惜我们现在物质条件丰富的幸福生活。


(未完,全文共12879字,当前显示132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