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触摸事故的神经末梢

触摸事故的神经末梢

全国人民抗击sars的成功经验,使不少人联想到事故预防。但事故毕竟不同于瘟疫,事故对生命的摧残不指向一切人,在剥夺人的生命时,它分人、认人,于是,并非所有人都能感受到事故带来的恐惧和痛苦;因此,事故也就不像瘟疫那样受到所有人的重视。但事故不是瘟疫却猛于瘟疫,危害远比sars严重得多。

长期以来,事故在我国恣意猖獗,就因为它不是瘟疫。近年来,各类事故每天夺走近400条生命,比sars半年致死的总数还多。每天因事故受伤的人数超过5000,相当于sars确诊病例的全部。国家安监局公布的20xx年伤亡数字显示,事故死亡人数占人身伤害事故总数的12.99。而肆虐半年之久的sars,在我国大陆的确诊病例是5300多例,死亡率仅为6。历史上发生过的特大事故,如大同矿务局“5.9”矿难死亡682人,克拉玛依友谊馆“12.8”火灾死亡325人,洛阳东都商厦“12.25”火灾死亡309人,每一次的死亡人数都不比sars在全国逞威半年之久致死的人数逊色。辽宁阜新歌舞厅大火、烟台海域大舜轮翻沉,死亡人数都接近这次sars的死亡人数。

1.“让领导们先走”

1994年12月8日傍晚,新疆克拉玛依市友谊馆“两基”教育汇报演出现场发生特大火灾,造成325人死亡,136人烧伤。死者中有288人是学生,其中独生子女占98。据医生鉴定,死难者中有近百名孩子是被人挤死或踩死的。在许多孩子弱小的尸体上留下了成年男人的大皮鞋印,留下了成年女人细若笔杆的鞋跟踩下的血洞。据目击者称,一个被踩破肚皮的小男孩被卡车运往殡仪馆时,肠子还拖在地上……

由于舞台纱幕距离舞台光柱灯仅23厘米,不符合安全要求,纱幕被上千度的高温烤燃,酿成大火。而偌大一个友谊馆仅有一个出口,其余通道全被防盗栅栏和卷闸门封死。

当时在友谊馆参加活动的有该市15所学校的中小学生及教职员工796人,有自治区教委“两基”教育验收团的25人和克拉玛依市20多名副处以上的官员。在如此巨大的灾难中,和孩子们同场遇险的克拉玛依市20几位大小官员,竟奇迹般地无一人伤亡。当时他们都坐在最前排,离火源最近,离惟一的逃生之门最远,可他们中大多数人却最先逃出,出来后一个个还都衣冠楚楚。

据一名被老师举上窗台逃生的五年级男生回忆,当他解完手回到剧场里,场内已是另一番情景:“我抬头一看舞台,无数的火花往下掉,一个领导模样的大人拿着话筒喊,不要乱、不要动,让爷爷叔叔们先走。”一位在火灾中带出12名学生、自己却失去了已上五年级的儿子的舞蹈教师说:“当时市教委的一位领导,举着话筒喊孩子们都别动,让领导们先走……”

作为在场的最高长官、新疆石油管理局副局长方天录,从塞满孩子的唯一出口出去后,一头钻进小轿车直奔医院;市教委一名党委副书记,凭借对地形的熟悉钻进了男厕所,又凭着成年人的力气把往厕所里挤的孩子们拒之门外;十多名市局领导,没人出面维持秩序,没人向被大火包围的孩子们伸出救援之手。

2.无论谁,生命一样宝贵

过去曾有过《老子当省长,儿子下矿井》的报道,现在难见如此情形了。许多握有权柄的人千方百计让亲属避开危险岗位,这样,权力阶层与生产性人身伤害事故之间就割断了感情联系。那些处在权力当中的人,在态度上常常会把事故当故事听,不可能像对待“视人人为平等”的sars那样,处理起来动真情、讲实效。

有些权贵的子女进不了政府机关,他们就利用关系网把子女安排到效益好的企业,那怕是阿斗也要占据无危无险收入又高的岗位。更有甚者,把子女的名挂在企业领工资,挂名者连工厂的门朝哪儿开都不知道。类似情况虽使企业苦不堪言,但也有利可图,此乃不言而喻的公开秘密。


(未完,全文共7253字,当前显示149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