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试论归正人员安置帮教系统化管理

抓好归正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是一项系统化的社会工程,也是司法行政工作职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安置帮教工作做的好坏,是预防和减少“回归”人员重新犯罪的需要,也是当前社会稳定工作的需要,在现阶段,积极探索市场经济环境下强化对归正人员的安置帮教系统化管理就显得尤为迫切。

一、现阶段归正人员安置帮教的现状及其特点一是对于监狱、劳教所、看守所、拘役所在服刑、劳教人员刑满释放、解除劳教前寄发给公安和司法行政机关的通知书及相关资料,据对我区部分镇乡(街道)司法所和公安派出所的调查情况来看,两个单位的登记表及相关数据一直不一致,有明显的脱漏登记的现象;二是归正人员回归社会后,在落实报到、登记、建档立卡、签定帮教协议、定期走访制度没有按规定做到位,流于形式的比较普遍;三是归正人员的思想动态、流动情况掌握不细,把握不详,存在着档案外的脱漏或长期见不到人的现象;四是安置难度大,经费紧张,管理人员紧缺,同时缺乏相应的管理专业知识;五是缺少解除安置帮教的环节,人性化管理工作没有做到位

其特点有以下几方面:

二是复杂性。归正人员回归社会后大多数的安置去向是比较明晰的,但是,客观上也存在一部分出狱即流散于社会的归正人员。他们中有的不回归落户,有的则人户分离,甚至有些人用假身份证、假姓名、假地址混迹于社会,也有少数原来在外地打工的违法犯罪的务工人员,刑释解教后继续流落在外,而且重新犯罪具体情况难以掌握导致基层无法备案上报,这种复杂多样的情况,造成归正人员脱管、漏管情况严重。

三是突发性。归正人员回归社会后,多数人是有转变的,能奉公守法,诚实劳动,但是少数人错误思想根源还没有根本矫正,在物欲的驱使和诱惑下易重操旧业,有的破罐子破摔,再度铤儿走险,甚至极少数人反政府、反社会意识强烈。这几种人都是潜在的不稳定因素,管控难度大。

四是长期性。归正人员的接茬帮教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的社会性工作,很容易导致管理上产生急躁情绪和畏难情绪,容易在思想上产生麻痹,较普遍存在着得过且过的思想,很少有系统的打算,在一定程度有较严重的走过场的行为。

五是持续性。归正人员在落实帮教后,有一个持续的接连不得的帮教过程,有一整套因人而宜的帮教措施的落实,一旦中断,轻则出现失管,前功尽弃,重则会出现重新犯罪。

六是程序性。现阶段安置帮教工作从整体上讲应有一套完整的程序,即回归报到、登记、建档立卡、签定帮教协议、落实帮教人员、安置、随访记录、考察评议鉴定、解除帮教、重点人头管理、重新犯罪登记备案等,其中考察评议鉴定、解除帮教程序另设,但现实中,这一套完整的程序设置不完善或流于形式,未能真正地将安置帮教工作抓到位。

二、导致归正人员未能按程序进行系统化管理的原因剖析

分析安置帮教未能进行系统化管理的分析,归纳起来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认识不到位是工作中提升水平的最大障碍。当前,一些基层领导和群众存在着“无关大局”、“无足轻重”的思想,认为这仅是司法行政部门的工作,而部分司法行政工作人员又认为此项工作面广量大,单靠小小司法所一两个人兼职工作人员无法把工作落到实处,感到“无能为力”和“无所适从”。


(未完,全文共4406字,当前显示129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