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中部地区强县扩权与经济发展

□作者:武汉工业学院经贸管理学院温如春

▲基金项目:本文是湖北省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d20xx18009)“湖北中部崛起产业结构调整研究”和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项目(20xxz119)“湖北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

内容摘要。强县扩权在我国一些地方取得了显著成效,笔者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强县扩权的未来发展趋势,认为强县扩权是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强县扩权中部地区县域经济

在我国最早进行强县扩权并卓有成效的是我国的浙江省。早在1992年,为了“在经济上和上海接轨”,浙江对13个经济发展较快的县市进行扩权,扩大基本建设、技术改造和外商投资项目的审批权,但在当时阻力很大。

强县扩权的实证研究

20xx年8月,浙江省把313项本该属于地级市经济管理的权限“空降”至20个县级行政区头上,绍兴、温岭、慈溪、诸暨、余姚等17个县和杭州、宁波的三个区,涵盖了计划、经贸、外经贸、国土资源、交通、建设等12大类扩权事项,几乎囊括了省市两级政府经济管理权限的所有方面。文件里用四个字来表述扩权的总体原则:“能放都放”,即除国家法律、法规有明文规定的外,须经市审批或由市管理的,由扩权县(市)自行审批、管理;须经市审核、报省审批的,由扩权县直接报省审批,报市备案,对国务院有关部委办文件规定须经市审核、审批的事项,原则上也要放。具体操作中可以采取两种形式,一是采取省、市政府委托、授权、机构延伸、个案处理的办法;二是积极争取中央有关部委办授权或同意。后来,浙江省又把“省直接管县”的行政体制改革和财政体制改革扩大到全省的63个县或县级市。

浙江实行“省管县”的财政体制,县财政直接归省财政管辖。同时,县里主要领导均由省直接任命。在财权和人事权方面实际上接近于“省管县”行政体制。“强县扩权”使浙江省各县直接掌握了行政大权和经济大权,极大地推动了浙江省县域经济的发展。据统计,近三年来浙江省一直占据着全国百强县近1/3的席位,拥有着4000多个专业市场、逾5000亿元的年成交额,创造了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20年排名全国各省区之首的记录。浙江省武义县在上世纪90年代还戴着“贫困帽”,继20xx年首次实现工业产值突破100亿元后,20xx年又创下新的高峰,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35亿元,完成财政总收入7.2亿元,增速为26,10年间武义县财政总收入增长了近8倍,武义县迅速发展靠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强县扩权的体制改革。


(未完,全文共3360字,当前显示102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