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在全区民政和残疾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提纲

一、提高认识,认清形势,增强做好民政和残疾人工作的紧迫感

充分认识新时期民政和残疾人工作的重要地位。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民政和残疾人工作已由单纯的救灾救济职能发展为拥有20多项重要社会职能的综合载体,地位愈显重要,不可替代,民政和残疾人部门已成为党和政府民生政策的主要执行部门、政府职能的综合协调部门、民生保障的“兜底”部门,事关改革、稳定、发展大局。第一,是连接政府和群众的重要纽带。民政和残疾人工作“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群众解困”,是密切党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民心工程”,特别是乡、村(居)民政工作,与群众联系最直接、最密切,关系到政策的落实到位和群众利益的维护,是传递党和政府对民生的重视,传递社会进步成果到基层最直接、最快捷的工作渠道。第二,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民政和残疾人工作承担着较多的社会职能,为各类经济实体“轻装上阵”减轻包袱,有利于减轻企、事业单位的社会负担,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最大限度地增加社会福利,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第三,是改善民生的重要手段。民政和残疾人工作的职能,都与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和政治民主权益紧密相连,息息相关,尤其对困难群众和残疾人群体,救济扶困和慈善事业是他们生活依靠,党和政府的爱民之情、利民之意、为民之举,很多方面都要通过民政及残疾人工作来实现。第四,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前提。民政和残联部门是实现社会公平、体现社会二次分配成果的部门,具有维护民利公平的杠杆作用。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社区就业、残疾人利益保障等方面问题,多是通过社会二次分配的手段来解决的。通过民政和残疾人保障工作的社会动员与社会分配机制,可以激发社会不同利益收入阶层贡献社会、服务公众的热情,促进社会物质财富的合理流动与分配,使社会弱势群体能够充分享受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体现社会的公正与公平,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和前提。

充分认识我区民政和残疾人工作面临的形势。一是机遇多。从保障基础看,全区gdp实现79.1亿元,地方财政收入9.6亿元,为民办实事的财政投入能力不断增强。从思想基础看,近年来,关注和改善民生已成为各级政府的重点工作、热点工作,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民政、残疾人工作所发挥的作用得到高度重视。从工作基础看,通过几年来的努力,我区社会救助机制已经基本建立,社会福利机制正在健全,民政和残疾人项目全面推进,为做好民政和残疾人工作提供了保证。二是压力大。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企业发展仍面临较大困难,就业难,困难人群数量呈现增多趋势,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人数有可能增多,民政、残疾人工作的对象相应的就会增加,“兜底”的保障任务也会越来越重。同时,我区民政、残疾人事业主要依赖的是国、市两级的财力投入,区本级的投入幅度不大,民政、残联部门自身的“造血”能力还不强。如何活源头之水,谋民生之利,还需要民政、残联部门想方设法去突破。三是要求高。民政和残疾人工作主要面对的是“老弱病残孤儿寡”等社会弱势群体。在我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进程中,困难群众对民生工作的要求更高,期待多,保证群众满意度的唯一途径就是加强社会服务、社会保障和社会救济工作。当前,民政、残疾人工作部门正在进行着“从民政到民生,从事务到政务”的根本性转变,服务范围越来越广,法定职能越来越多,工作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要认真履职,办好每一件事情,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和马虎。


(未完,全文共5222字,当前显示142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