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明之以法帮之以需予之以利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明之以法帮之以需予之以利

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好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体制转轨在深化,社会转型在加快,利益调整力度在加大,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对做好新时期的“三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近几年来,南宁市着眼“三农”工作新形势新任务,理清工作思路,创新工作内容,改进工作方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明之以法,帮之以需,予之以利,新时期“三农”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晓之以理,着力提高农民的素质

农民是农业和农村的主体,做好“三农”工作的关键在于提高农民素质。晓之以理的实质是教育农民,目的在于不断提高农民素质。近几年来,南宁市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农业、农村、农民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把农民教育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切实加强对农民群众的宣传教育。在农村开展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向农民群众宣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在报纸、电视台、电台等新闻媒体开辟了专栏、专题节目,加大对“三农”工作的宣传报道力度;完善干部包村、定点联系等制度,推动干部进村入户,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组织政策宣讲团、农村工作队、文艺演出队进村入户,把中央、自治区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送到农民群众中;深入开展“三下乡”活动,着力提高农民的文化科学素质。通过开展各种行之有效、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广大农民群众的综合素质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为做好“三农”工作提供了政治保障、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动之以情,带着感情做好“三农”工作

保持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核心。对待农民群众的态度问题是党风的根本问题,做好新时期的“三农”工作必须动之以情,深怀爱民之心。近几年来,在实际工作中,南宁市提倡全市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进行换位思考:假如我是一名农民,假如我是农村困难户,假如我是农民进城务工人员,等等,促进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自觉地摆正与农民群众的关系。通过建立市四大班子领导联系县区工作制度、领导干部下农村基层与农民群众“三同”(同吃、同住、同劳动)制度、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定点帮扶农村脱贫、建设生态文明村、支教助学、发展县域经济等各项制度,进一步加强各级干部与农民群众的沟通、联系和了解,推动各级领导干部带头深入农村基层,深入农民群众,吃农家饭,干农家活,听农家话,解农家忧,排农家难。正是广大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不仅“身入”农村,而且“心入”农村,南宁市的各项工作得到了农民群众的配合和支持。

明之以法,营造农村发展的稳定环境


(未完,全文共3967字,当前显示114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