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马克思主义在黑龙江的早期传播

文/任希贵

谈及马克思主义传播,一般首先提到十月革命然后北京上海,事实上早在20世纪初,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尔什维克(以下简称俄共(布))通过中东铁路在黑龙江地区已经开始进行马克思主义传播。之后,旅俄华人、先进知识分子在黑龙江地区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传播。本文仅就马克思主义在黑龙江早期传播作以简要阐述,这对了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历程,弘扬黑龙江红色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中国无阶级革命的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最早是经过中东铁路由俄共(布尔什维克)开启,起点在黑龙江哈尔滨。

中国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了解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就已经开始。1898年,由著名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委托胡贻谷翻译《泰西民法志》(英国人克卜扑所著《社会主义史》的中译本)出版,这是近代中国最早提到马克思名字及其学说的著作。此后一些来华的外国传教士、中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中国无政府主义者也在报刊上介绍马克思及其学说。这样马克思主义被零星、片断地介绍到中国来。在中国,孙中山是第一个较为系统了解马克思学说的。1896年,孙中山在伦敦留居近一年,他在大英博物馆研究欧洲社会主义运动时,读到了马克思主义著作,这对他影响深远,然而,包括孙中山在内的有识之士只是把马克思学说作为西方的一种思潮进行介绍,没有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革命思想进行有目的的传播,更不可能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进行广泛传播。

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在中国进行传播最早是通过中东铁路,以黑龙江哈尔滨为中心开始的。1897年中东铁路开始修筑,1903年全线通车。这条铁路是沙俄侵略和掠夺中国的工具,同时也是俄国文化传入中国的重要通道。作为中东铁路的枢纽、工人的集聚地哈尔滨成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中心。从中东铁路修建开始,大批的俄国、中国、意大利等国工人为修建铁路在各种行业中作工。自1899年至1900年两年间,就有17万劳动群众忙碌在这条铁路上。他们既是一支庞大的产业工人队伍,也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生力军。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世界观和人类解放的学说,它在工人运动中产生,也最受工人阶级的欢迎和接受。1898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建立后,尤其是1903年列宁领导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尔什维克)成立后,便注重对中东路这支工人队伍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宣传和武装。作为中东铁路工人的集聚地哈尔滨成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中心。据有关资料记载,1905年11月,俄共(布)组织在哈尔滨成立了“俄国社会民主党哈尔滨工人团”的布尔什维克党组织。

该组织的主要活动在俄国工人和中国工人共同工作的铁路总工厂。“这个组织不仅对在该厂工作的三百多名中国工人有很大影响,而且对松花江的航运工人和哈尔滨的面粉工人也有一定的影响。”

1905年被俄共(布)派到哈尔滨中东铁路、领导工人运动的领导人舒米雅茨基在回忆录中写道:“不得不个别地和中国工人谈话,有时通过翻译,有时依靠当时在远东地区通行的那种中俄土话交谈。”“我们不仅是偶然与中国工人联系,不,我们在他们中间相当有计划地经常进行工作。不仅帮助他们提高觉悟,而且还培养他们成为中国人民反对清朝专制的先锋队。”

与此同时,俄共(布)的列夫·米哈依洛维奇·加拉罕、纳乌姆·格里戈里耶维奇·布尔特曼等都在哈尔滨等地进行马克思主义和俄国革命思想的传播。


(未完,全文共9853字,当前显示137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