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马克思的“人化世界”思想何以可能——对历史唯物主义出场前提的追问

李威娜,胡新峰

(哈尔滨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摘要。马克思的“人化世界”思想当前已被马克思主义哲学界提升到新世界观之实质的高度——由于“人化世界”也就是“历史”,因此新世界观就是“历史唯物主义”(而非“辩证唯物主义”)。但当前的研究成果更多的是对这一思想“自身内涵”的阐发,尚缺乏对其“何以可能”的追问;本文的目的正是探讨“人化世界”思想的出场前提。

关键词:马克思;人化世界;历史唯物主义;出场前提

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特别是施密特《马克思的自然概念》所系统阐发的(马克思的)“人化世界”思想,对于以物质本体论来定位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的苏联教科书学统形成了强烈的冲击。这种冲击连同我国学者立足马克思原典的独立思考,使得今天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界终于在越来越广的范围内达成一项共识: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的实质在于以“历史”作为解释原则的“历史唯物主义”,而不在于以“物质”作为解释原则的“辩证唯物主义”。不过在这样一场带有对教科书进行彻底清算的、总结性质的思想运动中,我们还面临一个隐而不显的前提性问题——今日之理解的“历史唯物主义”(而不是往日理解的、从“辩证唯物主义”推演而出的“历史唯物主义”)是在怎样的前提和基础之下才能够出场的。如果不是马克思恩格斯纯粹的天才创制,那么历史唯物主义新世界观诞生的根据和必然性究竟在哪里。

一、专门提出“‘人化世界’思想何以可能”问题的双重必要性

为什么我们不能满足于“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是历史唯物主义而不是辩证唯物主义”这一结论本身。因为,不从这一结论出发而向其形成根据处进行再思考,则我们对“历史”、“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就有陷入黑格尔所说的“名称”(而非“概念”)境地的危险;换言之,只有从历史运动的必然性考察中紧紧抓住历史唯物主义产生之根,才能真正抓住历史唯物主义解释原则及科学原理的“所以然”。(论文范文)实际上,探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内涵与探讨它的形成基础,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稍后的分析中我们会提及卢卡奇、施密特、李泽厚等人对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理论内涵的理解,在这些理解中就内在地包含着对其形成根据的思考。所以,这里我之所以想专门提出“‘人化世界’思想何以可能”的问题,目的是呼吁学界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场根据保持追问的自觉,使这一问题由隐而显,使我们对这一问题的思考更加深入,从而超越对经典作家的个人崇拜。只有透彻地理解了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一种新世界观产生的必然性,才有利于破除我们(事实上一直无意识地存在着的)对马克思恩格斯原典的迷信态度,真正地把马恩的学说当作人类认识史上的一个环节、而不是从天而降的神秘启示来把握,真正地把我们的理论研究置于历史唯物主义这一客观思想、而不是历史唯物主义学说的特定提出者的个人魅力的基础之上。这样一来,提出“马克思‘人化世界’思想何以可能”的问题就包含着相互缠绕的双重必要性:第一,只有挖掘出作为一种学说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根据,才能真正把历史唯物主义理解为一种客观思想而非主观臆造;第二,只有把历史唯物主义理解为一种客观思想而非主观臆造,才能逐步解除我们对马克思恩格斯新世界观创制的熟知而盲目的态度,逐步融解由种种原因所造成的冰冻三尺的个人崇拜。以下我们就从“人化世界”思想诞生的现实条件和思想条件两个方面,来探讨作为一种新世界观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场前提。

二、“人化世界”思想的出场首先在于“世界人化”事实的客观呈现与主体承认


(未完,全文共4414字,当前显示145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