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教育技术中级培训反思

不知不觉中,培训就要结束了,回顾一下,从一开始的一无所知,不知要学什么到现在的结束,潜移默化中很多方面都得到了提高,感慨颇多。整个培训过程既教给了我们很多实用的知识和方法,也让我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产生了很多思考,对以前的教学方法有了新的思考。

一、关于资源整合的问题。在实际的教学中,老师如何把所有的课程资源有效整合起来,使教学效果达到最大化,使所有教育教学资源综合整合,是传统教学急需克服的诟病,不仅仅教育技术是资源,相关课程是资源,老师自身也是资源,老师的思想品德、外在形象、人格魅力都可能成为教学资源,学校的文化建设也是资源,因此,课程资源有效整合不仅仅是信息教育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而是社会、学校、教师、学生、教材都需要有效整合的问题。实际上,老师使用的教材,学生学习的课程,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开,应该这么理解,为达到教学目的的社会作用而规定的课程是“课”与“程”的和谐统一体,“课”是我们教学的科目,是教材,是静态的文本知识,“程”是为使学生掌握文本知识而采取的教学流程,是动态的。要对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整合,要更多地考虑学生实际、地域特点、生活环境等,把教学资源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全方位的力量,让所有资源都为教学服务,而不是生硬地简单叠加,生搬硬套。

二、关于教育技术的滥用问题。在物理一科的教学方面,并不是动画越漂亮越好,也并不是用动画代替实验,即使是视频,也不是非放不可,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对他自己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物理教学讲究实事求是,要通过实验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从课件制作技术看,用动画制作软件可以逼真地模拟所有的物理实验,像凸透镜成像实验,光的反射、折射,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等,使用起来效果非常好,真实情况如何呢。稍微懂点软件制作技术的人都知道,任何软件制作技术都能实现把高的做成矮的,胖的做成瘦的,快的做成慢的,变速做成匀速的,何时何地出现何种现象完全由人工控制,如此产生的实验现象,怎么能和实际一样呢。学生又会理解什么呢。过程似乎明白了,结论也清楚了,效果也明显了,但是没有了学生的亲自动手动脑,这和学生看了一出动画表演又有什么区别。

三、关于研究性学习。纵观学生的学习生涯,从上幼儿园到高中毕业,家长从来不用操心在哪学,跟谁学,学什么,一切已经让学校安排好了,一开学,所有课本就发齐了,老师就按部就班地拿着教科书开始上课了,教材是唯一的,答案是唯一的,学校就是学生的战场,教材就是武器,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就什么也不管了。看看我们的学生一个个没有个性,没有潜质,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凡事依靠老师,凡疑只问老师,碰到不会的,一句话,老师没教,这样的教学怎么能培养出实践能力高的学生。在物理教学中,所有的实验都是在老师的讲授下,根据教材提供的实验方案进行探究,老师已经把一切都告诉了学生,使用什么器材,按照什么步骤,一切都在老师的掌控之中,学生只是验证实验,验证物理规律,并没有进入真正的探究过程,虽然也在探究过程中掌握了知识,体验了情感,这是真正的研究性学习吗。


(未完,全文共4451字,当前显示129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