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进行修正的心得体会

十届人大二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进行修正,这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通过对修正宪法的学习,并参阅了有关资料,有如下几点体会。

一、这次修宪是实现依法治国的一个重大进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个历史转折点,我国社会从此开始转型,并经历了从人治到法治的一个渐进过程。主要有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即提出:要改变把领导说的话当作法,不赞成领导人的说话就叫作“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跟着改变的状况,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这实际上标志着我国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这是我党从教训中总结中建立的依法治国的根本性理论基础。

第二阶段是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把依法治国确立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这是从人治到法治,从领导人说了算到民主化法律化说了算,使我国在依法治国、建立民主法治的基础上迈出了标志性的一步。

第三阶段是党的十六大以后,胡锦涛同志为首的党中央反复指明实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核心是以宪治国,要全面贯彻实施宪法,进一步树立宪法意识和宪法权威。这又是一个从人治到法治转变的历史进程中的重要进步。

第四阶段是这次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修宪。除了吸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写入宪法序言,在条文上,增加了一些很重要的内容。如完善土地征用制度,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特别是写上了“国家尊重和保护人权”。条文的修改与老百姓有着密切关系,反映了人民的共同心愿,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这些修改使人权保护从党的方针政策层面上升到根本大法的层面。以人为本的精神和条文是这次修宪的最突出的特点,人民高兴,世界瞩目,标志着依法治国的又一重大进展。

二、以宪治国首先要全面把握宪法的基本内容和宪法的基本精神

以法治国的核心是以宪治国。以宪法治国就要全面贯彻实施宪法,而贯彻实施宪法首先要全面正确的把握宪法的基本内容。通过学习我认为宪法的基本精神可概括为四个方面。

(一)抓住宪法的本质,确立宪法的最高无上的权威


(未完,全文共2887字,当前显示92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