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简论孔孟、老庄文论之比较

李苏娟,杨丽丽

(黑龙江大学研究生学院,哈尔滨150080)

摘要。先秦文论特别是儒道文论从先秦到明清,一直在不断的发展。而儒道两家文论也并非相互排斥,两者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融合,相互吸收,共同形成了中国古代文论的精髓。

关键词:孔孟;老庄;文论

中图分类号:h109.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2-0142-02

儒家之学,《汉志》云:“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道家之学,《汉志》云:“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儒道学术虽源出不同,然殊途同归,均为助人君之术。早期儒道两家很少将注意力集中在文学艺术的评述上,更多的是专注于政治。但儒道思想确对后世文论影响深远,并且儒道两家代表——孔孟、老庄也在一定程度上实践着自己的文论观。

一、孔孟、老庄文论之产生

儒道文论以孔孟、老庄为其代表。就儒家文论而言,对文艺和政治、社会、伦理等方面的关注较多。儒家提倡“仁政”,就不得不要求文学作品为政治等服务,从季札观乐开始,就初见端倪。《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记载了吴公子季札来鲁观乐的事情,其中季札对《诗》和舞作了一翻评价,而这些评价和孔子对《诗》的评价大体相当。季札评《周南》、《召南》云:“美哉,始基之矣,犹未也,然勤而不怨矣。”其是说二诗声律美妙,并且是王化之基,但是犹有商纣,不能够尽善,但是虽未能够安乐,但其音仍不怨怒。《论语·阳货》:“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而立也与。’”马融注云:“《周南》、《召南》,国风之始,乐得淑女,以配君子,三纲之首,王教之端,故人而不为,如向墙而立。”孔子对于二诗的推崇,可能更多的也是基于“王化之基”。季札用“乐而不淫”来评价《豳风》,而孔子也用此标准来评价《关雎》等诗,可见,在当时“乐而不淫”是评价诗乐的一个标准。季札评价《郑风》:“美哉。其细已甚,民弗堪也,是其先亡乎。”其是说郑国有治政之音,但过于繁琐,其政不能久存。孔子亦说“郑声淫”。二者都是通过音乐来推测其政治的长久与否。季札观韶舞(舜舞),曰:“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帱也,如地之无不载也,虽甚盛德,其蔑以加于此矣。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季札评诗乐,论声以参政,以孔子所代表的儒家继承了这一点。其自孔子始,孟子继承,到荀子《乐论》初成规模,后经《吕氏春秋》的补充,在到《礼记·乐记》的“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儒家文论的基本模式已基本形成。


(未完,全文共4196字,当前显示115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