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中国电子政务建设透视:电子无病 政务有恙

政府上网和电子政务推广以来,全国各级政府建设了3000多个公开网站,政府部门内部的电子办公系统也日趋完善,似乎可以说是成效显著。

但是,《经济参考报》的记者在采访中却发现,因为缺乏长期、系统的规划,电子政务已经沦为it厂商炒作的概念和一些部门申请经费的借口。

“首页秀”秀不出真服务。经济参考报的报道说,通过搜索引擎找到了4万多个政务网站。在随意抽查的几个中,90%以上的首页可以显示近期的新闻信息。但是,不少数据和信息陈旧不堪,甚至几年没有更新,许多网站仍然只是“首页秀”。

浙江省政府网站的首页已更新,且政务基本公开。但是,网站只有2001年的统计数据。浙江政府网站建设机构的一位职员说,这些数据都是由统计部门提供的,数据统计需要一段时间,所以更新的可能会慢一些。

打开有“大豆浸油之乡”美誉的黑龙江集贤县招商引资局网站,首先出现了“代表地方政府为外来投资者服务的专设窗口”几个大字。但网站除了公布了招商局的地址、电话外,没有其他有用信息。网站的最后修改日期居然是“1970月1月1日”。

“网页。我们早就没人管这个了,你有什么需要可以直接找办公室问嘛。”河南省郾城粮食局的工作人员对于网站为何没有更新显得十分不解。在郾城粮食局的网站上,小麦、玉米、大豆等作物的供求信息,还是2000年7月份的。

“二人转”唱出“万亿”泡沫。电子政务目前的状况是两头热中间冷,it厂商和政府部门追捧,而普通公众却并不感兴趣。it厂商炒作得最厉害的时候,竟把电子政务吹成了“万亿工程”。


(未完,全文共2099字,当前显示65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