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走文化强国之路,向文化大发展的春天进军

金秋,瓜果飘香,在这收获的季节,中国共产党第xx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10月15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将审议有关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指导性、纲领性文件。这是继xx届六中全会讨论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问题之后,中央再次将文化发展建设繁荣问题作为会议的重要议题,这预示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走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此次会议的召开,也为我们更好地做好文化改革发展这篇大文章、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指明了方向,吹响了进军号。

我认为,此次会议中央再次集中高调探讨“文化”这一命题,也说明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伟大进程中面临着许多人文道德方面问题挑战,说明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出现一些与经济发展相矛盾的意识形态领域的倾向和阻力问题,需要进行从机制上调整改革。同时,也向社会表明,文化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表明文化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富民强国伟大历史进程中所起到的支柱作用。也凸显出,当代中国社会,即将走进以文化大发展促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以文化大发展促综合国力增强,以文化大繁荣促经济社会发展进步、以文化大繁荣促全民素质的升级提高,以文化繁荣发展丰富全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以文化繁荣发展带动社会和谐文明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代。个人认为,实际这是一个与“科教兴国”战略相一致、相统一的“文化兴国”战略,预示着我国社会要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春天进军。

众所周知,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艾君以往文章讲过,文化表现为“有形”和“无形”两种形式。例如,思想、道德、价值观、宗教等意识形态领域都属于无形的文化;而“一幅画作、一座寺庙、一出京剧、一部著作、一个活动”等都属于有形的文化。无论有形文化或者无形文化都是人类智慧和脑力劳动的创造,都是人类聪明才智的结晶。可以说,无形的文化是无形资产,它能改变一个国家命运,也能桎梏一个国家国民意识,左右了一个民族走向,它是我们改造社会、征服自然的巨大精神支柱。而有形的文化又是我们陶冶情操、获得审美、影响价值取向同时,也获得创造的物质财富的经济方式之一。因此,文化是我们人类社会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巨大的精神驱动力和物质获得方式之一。

在对待“文化”的理解上,艾君曾经多次讲过,“文化”的特性不是静态不变的,而是动态变化的,会随社会变化带来人们精神、价值趋向、道德观、社会认知度变化。看一个民族是否进步,主要看这个民族的思维和意识等无形文化的进步性,以及这个民族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和价值观是否具有科学性,是否能与时俱进、具有前瞻性。谈改造一个落后的国家,实际上就要改造这个社会和民族桎梏其进步和发展的固有的传统思维意识、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以及其肤浅错位的认识问题、分析问题、洞察问题的理念。由此可见,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不仅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由文化的发展特性所决定的。民族的进步在于其价值观念的进步,在于其具有对世界各种先进文化的兼容和接纳性,在于其对新事物、新理念、新文化价值观的认知、复制或者兼容改造。“落后就挨打”,这句箴言,不仅仅是指经济的落后,而经济的落后更多的是被落后的观念,落后的文化,愚昧的意识所左右。近代中国社会的落后,主要根源还是文化价值观和思维理念的落后,正因为这种落后,才会阻碍了社会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其自然会导致列强乘机而入,自然会导致民族的危难,这就是鲁迅先生再三呼吁“救救孩子吧”的原因。


(未完,全文共6178字,当前显示149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