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预防基层犯罪,构建海事廉政文化

基层职务犯罪是指在基层地域发生的依法从事公务的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实施的以贪利性为犯罪动机的职务犯罪,是我国当前社会转型时期的一类多发性犯罪。海事执法人员作为法律法规授权进行水上交通管理的主体,在发展区域经济、维护水运秩序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基层所工作的海事人员,他们中的绝大数人正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踏踏实实、尽心尽力地为人民服务,但受市场经济的冲击,仍有少数人利用手中的权力,钻国家政策、法律的空子。虽然案件数量不多、涉案金额不大,却造成船民对海事部门的不信任,影响党和国家的威信,不利于水运市场的稳定,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由此看来,必须将防控基层人员职务犯罪作为构建海事廉政文化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海事廉政文化的导向、监督、教化、和规范作用,使他们能“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真正做到防控并举、标本兼治。

一、基层海事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原因

(一)主观方面

1.特权思想。定位错误是犯罪的思想根源。一些基层海事人员存在严重的特权思想,认为自己是管船民的,把自己凌驾于人民和制度之上,无视法律、法规和财务制度,从而政治上放松思想改造、生活上远离人民群众,迷失了正确的人生方向。

2.失衡心态。畸形的价值观念是犯罪的内在动因。一些基层海事人员,看到国家工作人员经济待遇在逐年提高,一些人通过经商等渠道也致富了,而自己拿钱不多、管事不少,一年到头很辛苦,心理失衡,盲目攀比,于是开始出现不捞白不捞的错误思想,依据自身“优势”以权谋私,把公款当成“个人钱庄”,借职务便利吃拿卡要。

3.侥幸心理。很多基层海事工作人员开始犯罪时是心存顾虑的,但他们又认为:社会上腐败的人那么多,官职又均比自己大,山高皇帝远的,怎会偏抓到自己呢。在这种侥幸心理的促使下、伸出了罪恶的手。但他们却忘记了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的道理。

(二)客观方面

1.基层权力的特殊性。由于基层政权处于权力金字塔的最底端,所以它远离了最高权力和上级权力的有效监管但却在基层地域具有巨大的权威,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对其制约和监督的不足,因而变得极易扩张和滥用;此外,基层政权在改革上滞后,这就导致基层政权不能及时跟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民主化、法治化进程,在这样的一种局面下,基层政权就可能趁机而“浑水摸鱼”。

2.海事管理的特殊性。目前基层海事部门大多是“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性质,在现实生活中总有一些部门因为人员超编等原因而使协管人员成为“自收自支”人员,这些人员的工资及其他开支均来源于收费项目。于是,海事部门某种程度上成了“自负盈亏”的另类“企业”,为了弥补经费不足往往采取与经济利益挂钩的执法管理模式,使监督缺省,易成为滋生违法犯罪的温床。

此外,一些海事部门存在制度不健全、管理不严格和监督不到位等问题,规章制度和工作程序上的漏洞和隐患,也给违法违纪人员以可乘之机。

基层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是目前海事系统腐败问题的典型体现,对其预防和控制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社会综合工程。党中央颁布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指出,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消除腐败滋生的文化土壤、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工作的迫切要求和反腐败斗争的基础性工作,是今后反腐倡廉教育的发展方向。因此,构建海事廉政文化正是防控基层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二、海事廉政文化在防控基层职务犯罪中的作用


(未完,全文共5562字,当前显示141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