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教子有“心”,自然有“方”

1.寄予什么样的期望,培养什么样的孩子。当我们对孩子寄予积极的期望时,孩子就会往我们期望的好的方向发展;当我们对孩子寄予消极的期望时,孩子就会向我们所期望的坏的方向发展。

从皮格马利翁说开去:

身为父母,当孩子考试成绩不好时,你是否气愤的责骂“笨蛋”、“傻瓜”。当孩子不听话淘气时,你是否训斥“没出息”、“没素质”。当孩子没达到你的目标时,你是否唠叨过“什么时候能够给我们争口气”。如果你有此行为,请检讨自己。孩子可能是天才,关键是你要寄予何等的期望。

古希腊有一位年轻的王子皮格马利翁,他很喜欢雕塑。有一次,他用一块洁白的象牙雕塑成一个美丽的少女。王子对雕塑爱不释手,每天都以怜爱的目光深切的注视象牙美女,甚至茶饭不思,坐在她的面前,呼唤着她,梦想成为真正的美女。最后,王子的诚心感动了天神,天神使象牙少女有了生命,和王子生活在一起。

这就是皮格马利翁效应。

向孩子传递积极的期望中国有句古话“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要想使孩子发展更好,就应该给与他传递积极的期望。

相信,很多家长都希望孩子像爱迪生那样聪明。可是爱迪生能成才,很大程度上是家长的鼓励。3个月小学就被开除了,是他妈妈的鼓励和积极的期望成绩他后来的成绩。

如何寄予孩子适度的期望

1.对孩子的期望宜在她努力可及的范围内。让他接受挑战,建立对自己的信心。

2.不要因为孩子失败或做错事,而随便给他贴上不雅或有损他自尊心的“标签”,这可能会对他一辈子的伤害

3.赞扬和奖励虽可以鼓励孩子,但是应让孩子的行为慢慢的提高层次,达到自律和自发的行为,即使没有别人的奖励,依然能为自己的目标而努力

4.高难度的事情,要视孩子的能力,最好分成几个阶段。同时,每完成一个阶段,可以给与一些鼓励。

特别提醒。不要过高的期望给孩子造成太大的心理压力,从而陷入焦虑与挫折,甚至泯灭原有的潜能。

2.孩子有孩子的“面子”

每个人后天长期得不到别人的尊重,久而久之,其羞耻感会逐渐降低,变得对别人的不尊重行为习以为常。

对待孩子,批评与惩罚要科学关于教育孩子的问题,很多家长都感到头疼,不知道如何把握批评和惩罚的“度”,不知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

12岁的里根在踢足球时,打碎邻居的玻璃。而里根的爸爸是借钱给里根赔钱,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里根通过自己的劳动偿还了其父亲的12.5美元。通过这个故事,看出:里根的父亲在过程中培养里根的责任意识,应该为自己的过失负责。

在这里里根的父亲没有指责,而实现了教育孩子的目的。孩子在犯错误的时候,不要一味的训斥,应该让孩子谈谈自己的错在哪里,平静的听孩子说,给孩子表达的机会。其实,孩子叙述的过程就是一个很好的反省过程。当然,家长不是只听,必要时也可以对孩子进行惩罚,“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惩罚教育是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但是,要科学的惩罚,要让孩子知道错了,并为此感到愧疚,让孩子通过努力改正错误,弥补过失。

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家长都易陷入困境:我们频频被告诫要尊重孩子,给孩子民主和自由的时候,孩子做出一些恼人的事情或者无理的要求(如:孩子要求买这买那、不按时完成作业、过度迷上上网或游戏、玩手机等),我们该怎么办。为什么劝阻时那么的无力。为什么我们的语重心长在孩子面前是那样的苍白。

其实,教育就是帮助孩子改正缺点,如果父母不能对孩子的不当行为进行约束,不忍心对孩子说一声“不”,这样就使放弃责任的教育。

例如。有的孩子常常打断家长的谈话,提高嗓门,喜欢插话,吸引别人注意,如果你在家里迁就他这种行为,他就不知道在外面有另一套规矩,很难适应社会。


(未完,全文共4509字,当前显示149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