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高校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战略任务,也是对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新要求。高校应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实践中做出表率,着力于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义、争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这也是党和政府赋予高校的历史使命和教师职业特点的必然要求。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作为“天之骄了”的大学生更是当代青年中的佼佼者。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价值观出现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人们的思想观念、精神追求都在经受着冲击。在社会思潮多元化和复杂化的背景下,当代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高校作为人才资源的聚地、文化引领的前沿,必须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践行者。

一、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

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核心阵地,充分体现着高等教育的价值与功能。高等教育能够满足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需要,具有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价值。高等教育还会构成大学亚文化,发挥着传承、改造和创新文化的功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影响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环节。

高校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力军,是由高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中的地位和使命所决定的。现代大学承担着倡导学术自由、崇尚真理和知识、认同批判意识与科学精神以及以服务和改造社会、引领社会先进文化发展的重要使命。因此,中国高校在当前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内核的和谐文化中,承担着培育当代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使命。

第一、高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是学生成长的熔炉。高校能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教育和引导广大师生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社会主义时代风尚,积极参加各种公益活动,用爱心传递温暖,用真心呵护道德,把学校建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基地。重点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把人的发展作为最终目的,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把不断满足师生的全面需求、促进师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根本出发点。

第二、高校有文化育人的优势。牛津学者纽曼认为,高校是传播普遍知识的场所。通过教育等途径传播知识、传承文化是大学的基木职能、根木任务和重要使命。高校主要是通过教育活动把人类社会长期积累的优秀文明成果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促进人类思想的进步,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事实表明,高校是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其在传承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基木内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方而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一是高校可以充分利用自身所拥有的教育资源优势,向全社会、广大群众宣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使广大民众了解其科学内涵和基木内容,准确把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二是高校的教师可通过学习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和基木内容内化为自身文化素质,并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和传承

二、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的问题


(未完,全文共4522字,当前显示132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