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信用社深化改革要牢固树立九个观念

始于2003年6月,以减轻农村信用社历史包袱,并在此基础上明晰产权为主要目的的农信社改革,在近3年来的时间内已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但是长期困扰农村信用社的风险、体制、机制和队伍建设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未能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的存在,制约了农村信用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影响了其支农服务作用的发挥。笔者认为,作为继续深化改革的主体和对象的农信社,必须牢固树立九个观念。

一、树立发展观念

从农村信用社发展现状来看,影响改革进程的主要难题在于资产质量较差、历史包袱沉重、人员素质不高、服务手段落后、管理基础薄弱。而资产质量较差、历史包袱沉重已成为制约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最大障碍,甚至直接威胁到农村信用社生存,这是农村信用社改革面对的最现实的问题。因此,牢固树立发展第一的理念,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提示我们一种复杂问题的处理方法:坚持发展至上,一切管理行为必须服从于发展需要。

二、树立崛起观念

(一)思崛起,要善于抢抓机遇。农信社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各级政府、监管部门、社会各界对农信社给予了高度关注。农信社要在各级党政的大力支持下,以落实政策为契机,做大负债业务;全面拓宽创收渠道,做强中间业务;大力清收不良贷款,做活资产业务;积极开拓城区市场,做优城区业务;切实加快联网速度,抓好网络建设,提高科技水平和整体竞争实力。

(二)思崛起,要善于应对挑战。虽然大部分农村信用社均面临着扭亏增盈的任务压力,面临金融同业日新月异的竞争压力,面临广大职工群众要求改善生存环境的需求压力,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农村信用社改革到了背水一战的时候。但也正好到了最有爆发力的时候。应对挑战,就是要认清形势,认真总结自身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发扬优势,弥补不足。

(三)崛起是一个奋斗目标,也是一个奋斗过程。农村信用社应该明确自身的业务特点和优势所在,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经营模式。必须坚定不移地立足“三个定位”:一是定位“农民自己的银行”。以支持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为己任,在加大信用村镇创建力度,强化发放农户贷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的基础上,注重从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出发,积极转变经营观念、开拓经营思路、改善信贷服务、强化信贷营销,将信贷资金向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化生产倾斜,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支农工作水平。二是定位“社区市民的银行”。根据服务对象多为市区居民的新情况,适时采取巩固农村、发展城郊、渗透城区的战略,以市区为中心、农村和郊区为两头,实施“抓中间带两头”,坚持“以城兴农、以城养农”,走农村包围城市的信贷创新之路。要确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服务为纽带”的工作思路,细分市区客户市场,确定战略客户、合作伙伴、一般客户和潜在客户,重点抓好客户的营销工作。坚持以服务创品牌,以服务树形象,更新服务观念,创新服务手段,针对不同市民不同的金融需求,为市民提供信贷超市和信贷套餐服务,满足不同层次客户的资金需求。三是定位“民营企业的银行”。针对私营企业已成为地方经济发展中的“特色企业”、“拳头产品”的实际,在有效满足“三农”发展资金的基础上,要以支持民营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为突破口,培植农信社新的效益增长点。应明确将科技含量高、市场销路好、信用程度优的私营企业作为信贷倾斜的主角,支持其从“小而全、小而粗、小而散”的粗放型经营阶段向集约化、规模化、效益化方向发展,促使其不断上规模、上档次,争品牌、创效益,推动其成为当地的龙头企业、骨干企业。

三、树立持续观念


(未完,全文共6899字,当前显示145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