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生本教育论文:从“纤夫”到“牧者”

文/张福

“生本教育”在对学生关注的同时,也对教师的生命活动给予了最大的关注。它为教师正位:从拉动学生的“纤夫”转变为生命的“牧者”.教师是学生的服务者、帮助者、保护者,但不是他们任何动作的替代者。学生在良好的教学生态中会自动形成品格,例如:自信、合作、感恩等,也会收获知识和智慧。

“牧者”的特征就是把牛羊放牧到水草丰美之处,而让他们恣意吃草。然而这需要静待的功夫。具体来说,当孩子们按照自己的成长规律去学习的时候,我们任何时候去检查它,常常错误百出。我们能按照自己的标准测得一个分数,但很难去测量孩子的思维,因为那是一种需要清晰和混沌并存的境界。混沌是一种发展态,最前沿的成长是混沌的,是生命性的呈现,拒绝了这里的混沌态,就是拒绝成长。就像树木成长的时候,你什么时候去测量它的生长指标,都会发现种种的不完善。但是,我们隐忍不住,非得要孩子们每个月,每段时间,都呈现华美,于是,在外力之下,所有的时间,所有的意向,都集中在开花,从一年级起就要孩子们开花。而最大限度把核心学习交还学习者的障碍,恰好就是课堂的短期指标化,例如周周清,堂堂清,这也如市场经济的前提是改变计划经济一样。

郭思乐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中提出:教师应是生命的“牧者”,而不是拉动学生的“纤夫”.“牧者”和“红烛”、“园丁”、“春蚕”一样都是对教师职业的比喻,而前者更加彰显了教师的智慧:以人为本,尊重个性,激励思维,激扬生命。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核心能力是组织学生自主有效地学习生活,要把教学内容从一大堆知识点转变为知识的“灵魂和线索”,来创造最大的空间,迎接学生积极飞扬的学习。

“牧者”更是一种教育主张。什么样的做法才具备这一主张呢。

且从一个数学教学设计说起。

一艘轮船在静水中的最大航速为30千米/时,它沿江以最大航速顺流航行90千米所用时间,与以最大航速逆流航行60千米所用时间相等,江水的流速为多少。

这是上学期准备的一节“师本”课——“分式方程”的引例设计。生本课堂模式尝试两年多后重回师本课堂的设计竟有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主要是对老师在课堂上是做“牧者”还是“纤夫”的区别有了更进一层的理解。本想在两个不同的班级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模式进行教学以供老师们揣摩、评课,但由于临近期末而未能如愿。

设江水的流速为x千米/时,请列出方程。3090+x=3060-x1.这个方程和以前学过的方程有什么区别。

2.请给这样的方程起合适的名字;

3.请给分式方程下定义;

4.利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试着用不同的方法解此方程

5.总结解分式方程的方法和步骤

……


(未完,全文共4179字,当前显示107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