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小学习作教学的“点线面”

高杰

不少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备课伊始就从审题立意、文章结构、写作素材等各方面着手考虑,在教学时将这些内容逐一灌输给学生,却没有考虑学生是否真正消化吸收。这种灌输的效果往往不理想,表现在学生独立作文的能力大大削弱,作文缺乏真情实感。从现实情况来看,教师的引导越具体,学生最终的习作越接近教师的心理预期。因为向师性对绝大多数学生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而这样的引导无疑是不可取的。

根据小学生习作的规律,即语言的“吸收、理解、输出”,可以从以下方面对小学生的习作教学进行“切割”——实现“点”的突破,“线”的牵引,“面”的拓展。

一、点的突破

点,具体指学生习作中的词句、段落,这也是一篇完整习作的基本组成部分。根据实际情况,三年级的学生习作训练多半为命题、半命题、材料组织等形式。以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为例,习作一是选择看到的图画作为习作的对象;习作二是为某一个人画像,其实质就是写人;习作五是根据所有材料为黑板报写一篇介绍端午节的短文。无论哪种类型的习作,都离不开词句的支撑。如何在“点”上下工夫,我们不妨做以下尝试。


(未完,全文共1778字,当前显示46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