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探寻小小说教学的最佳路径

作者/毛海鹰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与其他文学样式相比较,小说的容量很大,它可以细致地展现人物性格和命运,可以表现复杂的矛盾冲突,还可以描写人物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小说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以及小小说,也就是微型小说。我们苏教版教材中选择的小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根据中国古典名著的有关章节改编的,如《三顾茅庐》(《三国演义》)、《林冲棒打洪教头》(《水浒》)、《三打白骨精》(《西游记》);另一类就是小小说,如《爱之链》《船长》《半截蜡烛》。阅读小说对孩子的阅读提出了较高要求,教材从四年级下学期开始才陆续呈现根据名著有关内容改编的小说,直到六年级才出现完整独立的小小说。六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基础、能力和对社会生活的初步体验,所以他们在学习小小说的时候,不仅要结合自己对生活的体验理解小说所要表达的主题、感悟人物的形象、了解故事完整的情节,而且要分析作者是通过哪些写作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表现小说主题的。学生在阅读时要同时关注内容和形式,把小说的内容和表达方法有机融合。我以《半截蜡烛》为例,谈谈教学心得。

一、拟标题,理文脉。抓人物——知道写了什么

在揭示课题《半截蜡烛》后,我问孩子们:“知道这是什么体裁的文章吗。”有学生回答:“小说。”“你在课外读过哪些小说。”生纷纷讲述。“是的,我们在课内外也读了不少的小说,你觉得小说最吸引你的是什么。”有学生说是跌宕起伏的情节,有学生说是丰富多彩的人物,也有的说是精彩的环境与细节描写等。我予以肯定:“的确,小说往往具有一波三折的情节,塑造的人物也具有鲜明的特点,那么通过预习,你知道《半截蜡烛》中塑造了哪几个主要人物呢。”我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了“伯诺德夫人、杰克、杰奎琳”。

“根据这些人物变化,你能概括出情节是怎样发展的吗。”我以第二小节为例子,示范概括出小标题“半截蜡烛,巧藏情报”,接着请学生认真阅读并自行概括,我随机点拨并形成板书:

伯诺德夫人吹熄蜡烛暂缓危机

杰克借烛搬柴遭到喝止

杰奎琳端走烛台保住情报

我请学生根据板书画出变化图示(如下图),再根据图示简要说说课文情节,谈谈这样设计的好处,学生明显感受到作者在构思情节时的精心了。


(未完,全文共2932字,当前显示94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