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边疆民族地区开展“三生教育”初探

杨萍

云南省德宏州盈江县旧城镇中心小学(679301)

【摘要】近年来全国掀起了开展三生教育的热潮,云南也在积极开展此项工作。但由于云南地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思想觉悟较低,致使三生教育的开展受到重重阻碍。然而,现代社会竞争异常激烈,我们要教会孩子的不仅只有学习,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生存的本领,让孩子拥有一技之长,更好地融入社会。

“三生教育”就是通过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接受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过程。开展“三生教育”需要掌握先进的理念和正确的方法,边疆民族地区有自己特殊的实际情况,如何结合本地实际开展“三生教育”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边疆民族;开展“三生教育”

“三生教育”即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所谓“三生教育”就是通过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接受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过程。要通过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力量,激发学生的主体认识和行为实践,最终达到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目标过程。“三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工程,是德育工作的基本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实施“三生教育”以来在教学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困惑和困难,现在我就来谈一谈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开展“三生教育”目的及意义。

云南省,简称滇、云,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边陲。云南是全国民族最多的省份,全省共有52个民族,其中人口5000以上并有固定分布范围的有26个。各民族分布呈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其地势险峻、自然灾害频繁,民族教育和农村教育相对处于较落后水平。在民族地区开展“三生教育”工作,既有利于全面凸显“以人为本”的人文理念,又是提高受教育者思想道德发展水平、深化民族文化认同感、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力举措。“三生教育”是从生命完善、生存与生活发展的维度来对构建现代教育价值体系的目标进行定位的具体表现如下:

通过生命教育的实施,使受教育者了解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从对自然的生命认知过渡到对于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的认知,继而引导受教育者学会珍爱自我生命、他人生命和自然生命;生存教育的开展旨在使受教育者知道什么是生存以及如何进行有意义的生存活动,最终达到提高生存能力、发展生存能力并进行生存的创造能力的目的;生活教育是指通过教育使受教育者知道生活的意义,学会过一种有意义的生活,最终达到热爱生活、奋斗生活、幸福生活的目的。

1边疆民族地区“三生教育”现状

由于经济和教育发展相对落后,边疆民族地区的教育不受关注,受“读书无用论”的影响,好多家长觉得让孩子读太多的书没有多大用处,因此,孩子送进学校后,家长就很少关注学生情况,“三生教育”,虽然也被列入课程,但缺乏专职教师,多数就由班主任担任,受应试教育影响班主任也没有真正意义让他走进课堂,只是在课余时间和学生随便谈谈,做做“笔记”应付检查。

2对“三生教育”缺失的分析


(未完,全文共3763字,当前显示124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