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读写互动,改作互补——谈谈高年级习作指导

作者/施彩萍

高年级段的习作指导,很多教师往往会着眼于习作技巧上。对于高年级段学生习作的指导,笔者以为,在关注学生写作技巧指导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阅读指导与自主修改的指导。

一、从读学写,读写结合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作文教学时,要指导学生灵活运用阅读中的知识和技能。”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学生从阅读中汲取营养,有利于学生在读中学写,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这也是作文教学的基本途径。

1.从阅读中学习文章的结构和表达方法。在写作教学实践中,作为教师要有意识地把作文指导渗透到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注意对该文的结构和写作方法进行品悟。如第九册第五单元中的几篇课文,在结构上各有特色,是习作模仿的佳篇。《黄果树瀑布》一文,以移步换景的方式来写游记;《黄山奇松》采用总分结构具体描绘了三大名松的“奇”;《莫高窟》一文,总领全文后选取莫高窟中具有典型代表的彩塑、壁画、藏经洞分述敦煌艺术,最后首尾呼应总结全文。在教学中要持之以恒地把写作指导渗透到阅读教学中,通过长期的潜移默化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2.联系课文,仿中求创。习作从“仿”起步。但是并非一味模仿,“仿”中应有创造。例如在写作《写一种动物》时,就可以模仿《变色龙》第九自然段对变色龙外形的描写。这段描写观察有序,表达生动,修辞得当,是小动物外形描写上的好范本。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借助这一片段,当堂练习写话。有了较好的范文,学生提笔容易。课堂的练习也为《习作2》做好了铺垫。同时,因为课前布置学生观察好自己喜欢的小动物,交流时也明显发现,学生对小动物外形特点的把握比较准确,表达也比较流畅,既结合了课文片段的方法,也写出了自己的特色。

3.注重朗读背诵,培养语感。常言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语言的积累、语感的形成,有赖于多读多背。实践证明,写作能力的形成需多读多背,课内多读,课外也需多读多背。在课堂教学中,加强朗读的训练,读时做到眼到、口到、心到,还要适当增加背诵的量。通过读、背,使学生把课本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储备起来,提起笔来就不会难了。

二、广泛阅读,读写互动


(未完,全文共3068字,当前显示95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