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历史性机遇与我们的责任

——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比较研究

1996年6月,国家教委正式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这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的重大举措,是使思想政治课走出困境的正确选择,也是重塑思想政治课学科形象的又一历史性机遇。可以断言,《标准》的贯彻实施,必将推动思想政治课教改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本文试图通过《标准》与《大纲》的比较,在弄清两者从形式到内容区别的基础上,谈谈从《大纲》到《标准》的变化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一)《大纲》和《标准》的结构体系比较《大纲》由序言(未注明)、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处理教学内容的原则、教学内容要点这四个部分构成。前三部分都写得比较简略,第四部分“教学内容要点”是主体部分。

《标准》由序言、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包括三个年级各自的教学目标、前言和各课教学内容要点和相应的基本要求)、教学原则和方式方法、教材编写与选用、学习评价与考核五部分构成。主体放在第二部分“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上。

下面我们对《大纲》和《标准》结构体系中各部分进行一下比较:

1.序言《大纲》虽然未标明“序言”,但实际上在行文中有“序言”这一部分,它概要地阐述了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地位、作用、目标、任务等。

《标准》在“序言”中,除保留了《大纲》中关于思想政治课性质、地位、作用、目标、任务的概述外,还用一个自然段专门阐述了《标准》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标准》明确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是国家制定的指导学科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是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依据,也是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基本依据。”同时也是“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的编写与审查、教学的督导与评估、学习的考核与评价”的基本依据。对于《标准》作出上述界定和说明,无疑是必要的。

2.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大纲》在这部分中只是概括地阐述了思想政治课三个年级(经济常识、哲学常识和政治常识)的“教学目标”(但未注明),仅仅用了三个自然段。

《标准》的这部分是主体部分,除了保留《大纲》关于三个年级的“教学目标”外,紧接着在每个年级“教学目标”后写出了从前言到各课具体的教学内容要点和基本要求,成为《标准》的主体部分。

《标准》的第二部分实际上相当于把《大纲》第二和第四部分(三个年级教学内容要点)加在一起(但并非简单相加)。除内容重点有较大的变动外,结构上也有区别。这主要是:第一,《标准》在表述方式上采用表格式。左栏是“教学内容”要点,右栏是“基本要求”,对“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采取彼此对应的表述方式。对“教学内容”中有关概念、原理、观点、事实,做出示范性、指示性或提示性表述;在“基本要求”中对应上述原理,就其知识、能力、觉悟,做出有水平要求的表述,使《标准》显得新颖别致,一目了然。这也正是《标准》的一大特色。

第二,《标准》分别增写了各年级的前言,并列出教学要点和基本要求。《大纲》未设前言。

第三,《标准》规定了三个年级从前言到各课题的授课时数。这是《大纲》上没有的。

第四,《标准》取消了《大纲》中高二年级“教学内容要点”的各课题下的副标题,实际是取消了对各课引入的限制,这给了教材编写和课堂教学更大的自由度和灵活性


(未完,全文共6560字,当前显示132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