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农村中小学校长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教育是我国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村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需要素质优良的中小学校长。高素质的校长队伍离不开高质量的校长培训。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各地中小学校长培训机构在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按照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积极开展了多种类型的校长培训工作,不但做到了新任校长“持证上岗”,而且不失时机的开展了提高培训和高级研修。通过培训,中小学校长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普遍提高,有力的促进了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培训经验。就农村中小学校长培训而言,由于受自然环境、经济条件、现存管理体制的限制和落后培训观念的影响,与城市相比,还存在许多不尽合理的地方和问题,制约着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教育的长期性和中小学校长的成长规律,决定了校长培训是一项与时俱进、持续发展的不间断工作。为了搞好今后的培训,有必要反思现存的问题,为下一步实施高质量的培训献计献策。

一、以往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培训与使用“两张皮”。尽管国家在2001年就确立了农村义务教育实行“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明确指出了“县级政府要切实担负起对本地教育发展规划、经费安排使用、校长和教师人事等方面进行统筹管理的责任”。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不少农村地区教育体制改革步履艰难、行动迟缓,至今还普遍存在着“村办校”、“联办校”、“乡办校”、“县办校”等不同管理主体的农村中小学。这就造成了农村中小学校长在任用上“标准不一”、“随意性强”、“流失性大”等问题,出现了培训院校实施培训后,许多校长在不长时间内就被“卸任”的现象。这种培训与使用的脱节,不仅造成了培训的极大浪费,而且会挫伤参训校长的积极性和“内在动力”。

2、参训人员“一锅煮”。为了追求培训的规模和效率,农村中小学校长培训大多采取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凡是参训的校长虽然在经验阅历与知识水平、任职学校规模与存在的现实问题和培训需要等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但是都是“统一编班”、“统一授课”、“统一作业”。这种只求解决共性问题的“大一统”培训,忽视了对校长个体和任职学校的“个案”分析,远离学校存在的具体问题,针对性不强,在许多方面是很难满足参训校长需要的。

3、培训方式“单打一”。无论开展的任职资格培训,还是提高培训和高级研修,农村中小学校长培训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讲授轻研讨、重考察轻反思等问题,在培训过程中过于强调对参训校长的单向接受和外在给予,而忽视校长作为培训主体的自主学习、相互交流、实践锻炼、自我诊断与反思。这种“接受式”培训模式,参训校长虽然有些收获,但由于内化程度不够,认识肤浅,很难学以致用,所以培训效果是有限的。


(未完,全文共3405字,当前显示109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