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周一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背景链接】

周一贯先生是全国著名小学语文特级教师,人品潇洒、个性冲淡、学识渊博、魅力无穷。他虽然退休多年,但退而不休,始终活跃在小语教研前沿阵地。近年来,周先生提出的一个个观点、建构的一个个学说、发表的一篇篇文章,都让人慨叹其宝刀不老。

我久仰周先生大名,可惜目前暂时无缘受其耳提面命。因此,只能以书面形式向他请教。下面是2003年我与周先生“鸿燕传书”的实录,由此也能让我们一仰高山。

【叶刚信笺】

尊敬的周一贯先生:

您好。

本人叶刚,1994年毕业于浙江省上虞师范学校,现系绍兴县宾舍小学语文教师。此次冒昧呈书于先生案前,专为请教语文事宜,请容细表。

先生乃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当今小语界宗师、泰斗。您在《研究性阅读教学探索》中详尽阐述了关于“研读”之宏论,本人不才,亦未敢稍有松懈,常常手不释卷,自感小有心得。由心得引发,竟而不知天高地厚,生出不少“思想”“疑惑”“感悟”等。不可收拾之下,只能请先生妙语解惑,开我茅塞。限于篇幅,且又不敢麻烦先生太多,现仅举一例。

★研读专题。是否该做到“规范加特色”。

“专题”者,乃专门研究之问题也。“研读”理念冲击的是传统的情节讲问模式,然时下不少所谓的“研读”课所设专题却仅以能涵盖课文大部分情节为“准则”,全然不顾教材本身之多样性、灵动性、特征性等。例如,某些文字浅显、篇幅短小之作,教师本应深研文本,因文而异,相机完成其“特殊使命”,让我们的学生或凭借其练朗读,或凭借其识结构,或凭借其学写法……如果一味进行单一的“专题”研读,常令人觉得煞有介事。此等教学中,学生之“解答距”常太短,“研究力度”常不足,怎不令人深思和忧虑。


(未完,全文共2293字,当前显示69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