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武汉城市圈九城市产业结构分类与比较优势分析

口黄莉敏1朱俊成23

(13成宁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北咸宁437100;

2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200000)

【内容摘要】产业结构合理化是区域经济综合体合理发展的基础。运用数理统计、区位熵、结构相似系数等分析法研究得出:武汉城市圈九城市产业结构类型分三二一结构和二三一结构,圈内各城市产业结构不合理;从城市圈各中心城市产业对地域经济的影响和贡献率看,已初步形成各自的优势产业;九城市的产业结构十分相似,产业同构现象突出,严重制约了区域经济综合体的发展。

【关键词】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区位熵;结构相似系数;比较优势分析。

【作者简介】黄莉敏,成宁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副教授,教育学硕士,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和地理教学研究,现为华东师范大学访问学者。

朱俊成,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咸宁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区域与城市发展研究。

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合理化,是区域经济综合体合理发展的基础。我国目前已形成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京津环渤海经济圈等较完善协调的区域经济综合体,为东部经济发展起到了较好带动作用。武汉城市圈作为后起的区域经济综合体,与这三个城市群(圈)相比,在产业结构合理性等诸多方面存在一定差距。本文旨在分析圈域内当前的产业结构类型和比较优势,对了解圈域内产业结构发展与空间分布现状,制定圈域内产业一体化政策、区域协调发展对策、提高城市圈整体发展水平将有重要意义。

一、材料与方法

1.研究区域概况。武汉城市圈地处长江中游,位于湖北省东部,包括武汉、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天门、潜江九城市。该城市圈占湖北全省面积的31.2%,2009年底人口达3244.04万人,占全省56.71%;完成生产总值7936.38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61.8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86.13亿元占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的41.0%,第二产业增加值3708.49亿元占全省第二产业增加值的62.76%,第三产业增加值3441.78亿元占全省第三产业增加值的68.75%。2008年底(因仙桃市2009年统计资料不全,故此处用2008年数据)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740.9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2.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738.84亿元,占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64.5%。外贸进出口额170.43亿美元,占全省外贸进出口额的82.9%,实际利用外资33.57亿元,占全省实际利用外资的81.6%。数据表明,武汉城市圈是湖北经济实力最集中的核心区,同时又是一个典型的“一城独大”“一强多中心”的区域经济综合体,区域内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特别是产业结构差异显著。

2.数据来源。主要来源于《2009中国统计年鉴》《2009湖北统计年鉴》《2009武汉城市圈年鉴》,圈域内各城市统计年鉴。

3.研究方法。(1)区位熵分析法。区位熵分析法是建立在区域比较优势理论基础上的,而区域比较优势是同区际贸易、区域分工密切相关的概念,区位熵分析法正是根据这一原理来对一个区域的产业进行比较优势分析,进而识别出这一地区的优势产业。其计算公式为:


(未完,全文共4435字,当前显示130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