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第17课 两汉与匈奴的和战

第17课两汉与匈奴的和战

北京市第49中学赵静东

(一)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

(1)冒顿单于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地区;(2)汉武帝发动反击匈奴战争的条件;(3)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4)呼韩邪单于归汉和昭君出塞及其意义;(5)窦固窦宪两败北匈奴等基本内容。

2.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匈奴族对我国北方草原的统一和经济开发作出了贡献。呼韩邪单于归汉和昭君出塞为汉匈两族的友好相处做出重大贡献。

3.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匈奴族对中国历史的贡献,进而使学生认识到祖国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以培养学生用正确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冒顿统一蒙古草原,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和昭君出塞是本课重点。

正确理解当时的民族关系是本课难点。

(二)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一部凝聚着汉与各少数民族聪慧、才智的历史。两汉时期正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时代。在第12课“秦始皇统一六国”那一课中我们已经了解了两个少数民族与秦的关系。〔提问〕:你还记得哪两个少数民族吗。他们过着什么样的生活。他们的首领叫什么。(学生回答)然后教师可以这样归述:匈奴族是我国北方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对我国蒙古草原的开发做出重大贡献。那么,当时汉与匈奴族之间的民族关系怎样。古今文人笔下的昭君出塞给汉、匈两族的关系带来了什么影响。后来匈奴族人又到哪里去了。

(板书)第17课两汉与匈奴的和战

一、冒顿统一蒙古草原和白登之围

1.冒顿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

(讲述)。匈奴族的杰出首领冒顿是头曼单于的长子,你看书上有他一幅像。冒顿是一位非常勇敢的人。哪位同学给我们读一下102页小字。(教师归述)冒顿单于勇武善战,励精图治,严于治军。他曾以优异的军事才能指挥30万大军东去、西逐、南并、北服,全部占据了当年蒙恬开拓的河套南部地区,于公元前209年第一次统一了蒙古草原。从此,匈奴族开始进入极盛时期。

(板书)2.匈奴经济的发展

先请同学们翻到课本103页阅读。阅读后请学生回答:匈奴经济发展的情况。(学生回答后教师归述)匈奴经济的发展有三点内容:(1)西汉时匈奴族的畜牧业繁盛,有“马畜弥山”之称。(2)冶铸业也有了发展,而且金属装饰品多以动物形状出现,表现出游牧民族的特点。(向学生指示103页图)(3)匈奴部分地区出现了农耕工具,(提问)想一想这些农耕工具的出现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归述)这说明汉匈两族人民在生产上已经有过交往,在汉族的影响下,匈奴族开始有了农耕和农耕工具。还证明汉匈两族人民在生产技术上是互相学习的。

不过,同在这片黄土地上生存,免不了要发生民族之间的纠纷。汉军曾被匈奴族围困在平城白登山。

(板书)3.白登之围

秦末汉初,冒顿乘中原混乱,重新夺取了河套地区,逼近长安。这不仅给中原地区的人民带来战争的灾难,对刚刚诞生的西汉王朝也构成严重的威胁。(提问)谁还记得西汉政权建立时的经济状况吗。(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述)。公元前201年,驻在马邑的韩王信勾结冒顿进犯太原。次年,汉高祖刘邦亲自带兵还击,被围困在平城白登山。(用投影片指明地点)请同学们看书103页白登之围的情况。(请一学生朗读白登之围的情况)

白登之围后,匈奴的骚扰更是有增无减。当时,由于西汉前期社会经济尚待发展,统治还不稳固,对匈奴无力进行军事反攻。为了求得暂时的和平,只是对匈奴实行和亲政策。

(板书)4.和亲政策


(未完,全文共4888字,当前显示142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