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未成年人犯罪和受害同时存在——兼论“四四二”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策略/李旺城法律论文网

>犯罪原因重升学率,忽视品德、法制教育教学枯燥,不如玩儿痛快老师歧视后进生、双差生与家庭欠交流沟通,监管不立乱收费,动不动让学生交钱其它

人数(100%)34%14%20%18%8%6%

此分析的目的是为了让学校找出在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和管理力度上存在的不足。从上表看,学校偏重升学率,忽视德育和法制教育是造成未成年人犯罪尤其是在校生犯罪的主要原因(2003年我区未成年人在校生犯罪24人,占犯罪未成年人总数的15%)。尽管素质教育已实行多年,但不少学校还热衷于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德育教育。对一些基本的社会常识、做人道理和社会公德规范的教育不够,同时很少对学生进行普法教育。其次,有些教师歧视后进生,动不动就进行所谓的“批评”,甚至是人格侮辱,极大的伤害了学生幼小的心灵,影响了身心健康。还有,学校缺乏与家长的联系、沟通,没有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情绪变化,无法及时对学生的不良“苗头”性问题进行抑制。在校生在这样的学校环境中学习,就容易走上邪路。如单某故意伤害一案,其在的成人中专学校明知单某与吕某发生冲突吵闹却未对其进行疏导、监控,导致二人矛盾激化并在宿舍互殴,单某持刀将吕某砍成轻伤。单某交代说:“要是学校早点管,我也不会冲到宿舍砍他。”

(四)未成年人自身的生理、心理特点决定了其较易走上歧途

未成年人自身因素

犯罪动机自控弱,冲动没钱花,不平衡受歧视,想报复好奇,想玩玩其它

人数(100%)28%32%14%22%4%

此分析的目的为了了解、掌握孩子们由于不同的自身因素容易引发哪些犯罪。一是未成年人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成长阶段,辨别是非、区分良莠和抵御外界影响的能力差,自控力弱,行为不稳,模仿力强,好冲动,易引发故意伤害的暴力犯罪;二是有些未成年人在家庭经济方面与他人盲目攀比,产生心理不平衡,萌发盗窃、抢劫等财产性犯罪的犯罪动机;三是有的学生成绩较差,受到老师、同学的歧视,自尊心受挫,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和报复心理,容易引发寻衅滋事以及暴力犯罪;四是有的未成年人在青春期性意识朦胧,加之一些低级趣味的色情文化的影响,对性向往和好奇,产生了想试试的心理,易引发强奸、猥亵等性侵犯方面的犯罪。如许某抢劫、强奸案,许某先是入室抢劫王某(女)的钱财,将王某掐昏后,遂起意奸淫王某,用他的话说:“我以前看过一部vcd,就是男女之间发生那种关系,当时就想试一试。”


(未完,全文共3114字,当前显示102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