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关于冯仑的文章:让理想之光照进现实

河南陈相婷

a人生在于折腾

冯仑,1959年出生于陕西西安。1982年毕业于西北大学,获经济学学士学位。在人才奇缺的年代,他可谓一路高歌:20岁入党,22岁进入中央党校,先后获得法学硕士和法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分别任职于中央党校、中宣部、国家体改委、武汉市经委和海南省改革发展研究所。正当人们艳羡他仕途顺畅通达时,1990年他却离开了别人梦寐以求的岗位,在公务员成为幸福的代名词时,他选择了放弃。吃惯了思想盛宴的他开始关注自身的生存状态,顺应经济大潮,由理论家、思想者下海变成了实业家,从纸上谈兵进入了前沿阵地。

【感悟】

思想指挥行动,冯仑的放弃恰恰意味着恪守,正如逃离在另一个意义上就是向前。

1991年,冯仑与王功权、潘石屹等人成立了“海南万通”;1992年,他第一次提出了“农业开发”的概念,从海南的农田里刨出了“第一桶金”;1993年,他让潘石屹带着一小笔钱北上北京,成就了万通新世界商城的辉煌,揭开了北京房地产开发市场化运作的序幕。1994年,冯仑在美国投资了亚信;1995年,他参与创建中国民生银行并出任董事,策划并领导了对陕西省证券公司、武汉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东北一家上市公司等企业的收购及重组。冯仑领衔的万通地产于2001年、2002年连续两年获得“中国名企”的称号,他本人连续两届获得“中国房地产十大风云人物”的殊荣。2012年,他突然辞去万通总裁之职,专心司职于被誉为乌托邦的“立体城市”的建设。

【感悟】

从下海到现在,从牛刀小试到功成名就,20多年来,冯仑从未放弃自己“坚守理想,顺便赚钱”的人生信条。他超越了传统商人盈利聚财与散财的简单运筹,他是责任、良知、胸襟、传承、公业和基业的集大成者。他用独有的折腾,逐渐向理想靠近。

在中国民营房地产企业中,冯仑是位传奇人物。在10年的投资运营和资金积累中,他由研究体改政策的学者转变为了拥有20亿身价的集团老总。中国地产界称他为“学者型”的开发商,又称他为中国的“戴尔”。

【感悟】

冯仑的“折腾”的实质在于不满足于现实生活的状态,是向命运挑战,改变自身生存的奋斗。他把自己投入大海,在一次次的翻滚和触礁的过程中,发出了生命的强音。在他的“折腾”中,我们不仅看到了一个中国重量级投资者的大气和魄力,同时也看到了一个时代民营企业的缩影。卢梭说:“人生的价值是由自己决定的。”人活着不怕折腾,就怕活得没有价值;人不害怕死亡,就怕死得没有价值。一个人自我实现的过程,也是破茧成蝶的过程。

b朋友决定视野

冯仑说。朋友是人一生的财富。人需要朋友,第一是情感需要。人是社会动物,需要交流,“1994年在我们创业最为艰难的时期,凌晨3点王功权从海南打来电话,一直持续到上午8点,他把那些没办法与别人说的话讲给我听,就是一个倾诉。倾诉是私人的,是在小范围里情感宣泄的需要。”第二是安全需要。人走到哪儿都有安全需求,这个安全一个是实际办事,包括父母、亲戚等,人数虽少,可无论在哪里,他们都是你的安全底线;另一个是价值肯定,因为共同的爱好、理想或者价值观的高度一致走在一起。1998年与王石相识,是我做“纽约中国”遇到困难的时候,开始王石不大理解为什么要做,当我真正遇到困难时,他跟我说,必须要做。我们很快成为亲密无间的朋友,在精神上互相支持和导引,后来我与马云等也成为莫逆之交。

【感悟】

人的认识能力受环境、阅历和价值观左右,无法跳出自身的认知水平。若想提高自身价值,只需努力奋斗;若想让他人认识你的价值,只需寻找到有足够认识水平的人,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进入一个优秀团队,跟优秀的人相处。


(未完,全文共5203字,当前显示147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