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三走”主题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实施方案

为深入领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的有关精神,贯彻落实由团中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全国学联联合发起的《关于开展大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主题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的通知》要求,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并从中塑造健康体魄、磨练坚强意志和培养良好品德,现决定在全省高校开展大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主题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总体要求

全省各高校以“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为统一主题,把握开展这项活动的群众性、课外性、习惯性的目标定位,通过开展活动、协调资源、出台政策、创新手段等,着重促进以班级、宿舍、社团、协会为单位的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真正让大学生认知运动之利、爱上运动之美、养成运动之好、强健运动之身,努力培养青春健康、朝气蓬勃、体魄强健的青年一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二、工作路径

一是抓好思想引导与行为动员。各高校团组织要认清当前大学生由于学习压力大、过分依赖网络、体育活动载体缺乏等原因,导致对于体育锻炼的自觉意识和重视程度不足的现实,通过组织开展主题团日、报告会等形式,邀请学生当中坚持体育锻炼的典型榜样及长期坚持运动的教师、校友等,走进学生中间,开展班级、院系主题团日活动,面对面开展交流、分享体会,营造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浓厚氛围,加强对身体健康素质的重视,大力倡导“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理念。要将活动意义宣传到每个团支部、每间学生宿舍,动员到每个学生身上,努力引导和带动更多大学生减少对于互联网的依赖,积极主动走出宿舍、走向操场,努力实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提出的“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高校每个学生每周至少参加三次课外体育锻炼”等要求,将运动内化为每日学习生活的重要“必修课”。

二是抓好资源整合与协同创新。开展大学生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是一项长期性、经常性工作。各高校团组织要着眼于工作的普遍性、覆盖面和持久性,重视联合校体委、教务处、学工部、体育学院、学生社团等力量,协同推进活动的开展;要将活动与学校体育课教学、体育运动会等常规工作有机结合,在活动中注重大学生参与的人数、时间、频率,努力做到人人有体育项目、班班有体育活动、校校有体育特色;要注重把握大型体育赛会举办、全民健身日等契机,推动活动不断形成热潮,将活动的效果做实、规模做大、受益做广、影响做强。

三是抓好活动设计与重点开展。各高校团组织要科学设计体育活动载体,积极发挥各班级团支部、各宿舍的作用经常性开展体育锻炼与群众性体育运动活动,力求在校园中形成“天天有锻炼、周周有活动、月月有竞赛”的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局面,即学生每天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学校平均每周都有体育运动类的活动,平均每月都有一次全校性的群众性体育竞技比赛;鼓励创建兴趣爱好类的学生体育社团、体育俱乐部、兴趣小组等,把更多学生吸引到健康向上的体育锻炼活动中来;开展校级“校园十佳运动之星”、学院开展“最爱运动宿舍”等评比,选树校园体育运动锻炼典型;要做好全校性群众性体育主题活动项目的立项申报工作,对于有特色新意、操作性强、参与度广的活动给予择优立项,纳入到全校群众性活动中,并给予重点支持。


(未完,全文共4889字,当前显示139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