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关于“个人的文化”与“公司的文化”的讨论

l。个人觉得,制度是管理的保障,文化是一种结果。文化信仰形成以后是可以“反激励”的,但不是决定因素。

w。说得好。在实践中,关键的问题是,作为一个普通员工,他的“文化信仰”从哪里来。何以形成。

s。我觉得,提到文化这个词,就不是一个短期的东西,一定是长期积累、达成的一种共识。一个新融入组织的人,肯定会通过观察其他组织成员的行为方式找到共通点,学而时习之。其实,这就是真正的组织文化。

z:这个问题好。我想,企业文化对员工来说或许不是灌输而是激发,或者说更多的是激发:把员工内心中的观念激发出来,并通过各种方式强化和固化下来。

w。我在想,作为一个社会人来说,影响他信仰和“文化模式”形成的因素相对多一些,有功利性的,也有非功利性的。而作为一个企业人来说,他首先基于“功利性”与企业签署了契约。因此,企业文化的形成及一个员工在一家企业的“文化信仰”,其基础和前提是功利性。而从企业看,建设企业文化的主要目标也是功利的——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所以,观察一个企业人的“文化信仰”,可能首先脱离不开这种“功利性”。

我还有一个想法,一个人的“信仰”与他对所在企业的企业文化认同是否,不是一码事儿。一个有信仰的人,未必会认同一家特定企业的企业文化。

不管是自然的还是非自然的,一家企业“建设”企业文化的方法,无非就是分配方式、思想教育和引导、制度规范、情感关怀、过程中的扶助等等;而一位员工是否让自己认同这种企业文化,肯定是经过了多重的、综合性的思考甚至“自我博弈”过程——认为我这样做“值”还是“不值”。


(未完,全文共2228字,当前显示66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