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加强党的基层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思考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指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这一论述指明了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在全党执政能力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一、党的基层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认识与实践

党的基层组织处于微观执政的层面,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只有每个基层党组织都健全且充满活力,全党才能坚强有力、朝气蓬勃,这是我党巨大的组织资源和组织优势。江泽民同志有过生动的比喻:“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如果我党340万个基层党组织都没有执政能力或执政能力较弱,党的整体执政能力就会成为“空中楼阁”。因此,党的基层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直接体现出全党执政能力的强弱,是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落脚点。

党的基层组织虽不参与制定大政方针,但处在实践第一线,通过组织群众,发动群众,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大政方针的贯彻落实。党的基层组织执政能力又是具体的,在实践中主要体现为发展经济、服务群众、执行政策、驾驭全局、培养人才等方面的能力。党的基层组织正是通过不断地实践和创新,提高和发展着党的执政能力,成为党的执政能力的最终源泉和主要动力。

近几年来,县委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的要求,以创建省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为目标,深化“三级联创”,扎实推进了基层组织建设。各镇乡党委、街道党工委较好地发挥抓党建工作的龙头作用,认真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高度重视党员干部教育工作,不断创新教育方式,建立浙大象山干部远程教育中心和中心网站,开播党员教育电视专栏——《先锋课堂》,创建了集中心课堂、网上课堂、空中课堂于一体的具有象山特色的党员干部远程教育体系。以“先锋工程”建设为载体,按照党管人才的原则,积极实施农村乡土人才回归工程,大力推进机关干部驻村挂职、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切实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果断实施行政村规模调整,不断充实配强村级领导班子。连续两年开展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推进月活动,强化了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细化了四项民主制度,优化了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素质。深入开展“双带”和“双百带头人”等活动,较好地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深化“党内关怀”工程,党的凝聚力、向心力进一步增强。应该说,通过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共同努力,目前我县基层组织建设的氛围是好的,成绩是明显的,执政能力有了新的提高,为建设现代化生态型滨海旅游城市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我县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县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决定》要求相比,与时代对党建工作的新的要求相比,我县基层党组织在执政意识、执政能力、执政基础、执政素质、执政环境等方面还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差距,具体表现在:


(未完,全文共7887字,当前显示121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