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秸秆养畜自查工作汇报

一、项目自查的组织领导

2011年4月7日,市畜牧局下发了东牧函【2011】24号《关于开展2011年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专项项目省级验收工作的通知》,针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实施的“县国家级秸秆养畜项目”进行自查,县畜牧局和财政局高度重视,迅速成立项目自查领导小组,认真做好了项目自查自验工作。

二、项目的实施情况

(一)项目背景与立项依据

县秸秆养畜具有独特资源潜力。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基地县,多次受到国务院表彰。通过大力实施农业综合开发,被誉为“全省农业开发效益最好的县”,并被列为黄河三角洲跨世纪农业综合开发重点,也是全国著名的粮棉生产基地,农作物秸秆资源非常丰富。2004年粮食总产量4亿多公斤,可提供1.5亿公斤饲料粮和6亿公斤的作物秸秆;全县还有11.2万亩草场和1万亩的饲料作物,具有发展秸秆养畜业的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结合农业部2006年农业综合开发专项项目申报指南提出的发展节粮型草食畜牧业、实施目标、建设内容和布局,提出了在县建设秸秆养畜项目,对于黄河三角洲及周边地区的种植、养殖业及利用黄河三角洲地区丰富的秸秆资源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项目内容及指标

项目示范区计划在的五个乡镇建设,利用作物秸秆进行青贮氨化,重点发展奶牛、肉牛、肉羊。发展牛羊小区45处,其中奶牛小区25处,肉牛小区15处,肉羊小区5处。新增改良站点40处,奶牛、肉牛小区饲养量占全县总量的70%以上。三年内年青贮、氨化秸秆40万吨,发展饲料作物基地3万亩。奶牛存栏达2.5万头,肉牛出栏12万头,肉羊出栏30万只。

建设期限。2006年1月—2008年12月。

(三)项目完成情况

在县政府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在省、市畜牧局的帮助下,县秸秆养畜项目进展顺利,全面完成了合同规定的内容和任务。2006年重点进行了青贮氨化基础设施建设和示范带动;2007年在全县大面积搞好青贮氨化的基础上,重点搞好牛羊规模小区建设,发展食草家畜的规模饲养及技术集成和推广;2008年开始进行产业延伸,逐步完善从饲草加工贮存、良种、规模饲养、技术推广、生产基地、产品加工等配套技术和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建立了牛羊肉、鲜奶两大系列产业化生产体系。具体进展和完成情况如下:

1、项目完成概况

三年来共新建青贮、氨化示范窖5.5万立方;共购买铡草机215台,其中项目扶持购买150台;发展牛羊饲养小区、规模场共50个,带动培育326个利用青贮氨化饲养牛羊大户,73个饲草料加工、饲料作物种植示范户,示范带动1095户进行秸秆青贮、氨化开始分散饲养牛羊。项目实施期间共青贮玉米秸115万吨,氨化秸秆13.3万吨,其中2008年青贮玉米秸秆42.5万吨,氨化秸秆5.2万吨,秸秆养畜利用率达38.6﹪,发展饲料作物基地2.6万亩;建设肉羊和奶牛良种繁育场各一个,利用胚胎移植等快速技术繁育高产奶牛650头,良种肉羊3400只。发展奶牛小区30处,肉牛15处、肉羊小区5处;建设肉羊改良点21处,联片发展肥羔生产基地;208年出栏肉羊32万只,奶牛存栏达3.5万头,肉牛出栏3万头;年增加农民收入1.5亿元,乳业公司、肉业公司有了稳定原料基地,展现了企业强势发展后劲,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项目共投入资金514.12万元,其中项目资金150万元,县财政配套150万元,其余214.12万元为集团自筹。

2、单项工程任务完成情况

2.1建设秸秆加工利用生产体系


(未完,全文共5149字,当前显示141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