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环首都贫困县农民政治参与抽样调查分析

袁刚,张旭,吴学飞

(河北大学政法学院,河北保定071002)

摘要。农民政治参与的状况是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体现,也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在我国环首都地区仍存在一些贫困县和贫困村,这些地区农民政治参与的情况具有典型性,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对环首都贫困县农民政治参与的限制性因素进行理论上的归纳和总结,并探索进一步完善我国农民政治参与的途径。

关键词:环首都贫困县;农民政治参与;抽样调查

农民政治参与,是指农民通过各种方式试图影响党和政府及其自治组织决策过程的行为。农民政治参与的目的一般是为了影响村级组织和政府决策,使之反映自己的意志,从而维护和保障自己的权益。农民的政治参与,是农民作为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英国开放大学政治学教授戴维。赫尔德考察各种民主的模式后指出,“当公民享有一系列允许他们要求民主参与并把民主参与视作一种权利的时候,民主才是名副其实的民主。”作为一个农业人口占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农民政治参与状况反映了中国社会民主化的进程。我们通过人户问卷调查和访谈对河北省涞水县b村进行了调查,以了解环首都周边地区部分革命老区集中连片贫困带(“环首都贫困带”)农民政治参与情况,并对该地区农民政治参与的限制性因素进行理论归纳和总结,力求探索进一步完善我国农民政治参与的途径。

一、被调查村的基本情况

b村位于北京西南,距离县城15公里,属丘陵地带。全村现有人口2380人,耕地面积2000亩,人均0.7亩。全村没有集体经济和集体财产。村民除中老年人在家务农外,青壮年劳力大多在外地打工。2011年,全村人均纯收入2000元,低于全县3783元的平均水平,属于贫困村。多年来,该村治安情况良好,很少发生打架斗殴或邻里纠纷。

b村现有村委会干部3人,全部为男性,2人为小学文化程度,1人为高中文化程度,村主任现年54岁;党支部成员3人,全部为男性,其中一人与村委会交叉任职,党支部书记现年64岁,小学文化程度。村民代表共有26人,其中党员10人,女性代表1人。

该村于2003年举行了第一届村委会选举,到我们今冬调查时已选举三届。经过十多年的实践,包括村委会选举在内的村民自治制度已经得到多数村民的认可,60%左右的群众愿意在没有误工补贴的情况下参加选举;50%以上的群众认为通过选举,能够把大家公认的人选选进村委会;约65%的村民认为民主选举出来的村干部能够听取群众意见,认真为群众办事。实践证明,村民自治对维护农村稳定、促进农村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调查也发现,虽然该村村委会选举公正性、公平性能得到保证,没有出现过贿选现象,家族或亲戚因素对村委会选举的影响也较低,但由于村民受教育程度不高、收入较低、集体经济薄弱、公共服务不足、制度化参与渠道有限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村民在民主决策、村务管理和监督等方面的参与度还不高,所发挥的作用还不够,村民的主体地位尚未得到充分体现。

二、b村农民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

(一)村民对选举的积极性不高


(未完,全文共6202字,当前显示126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