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黑龙江省省级骨干校长赴新、甘、青之行教育考察报告

教育学院孙洪莲

2005年4月17日—4月30日,黑龙江首期省级骨干校长班的第四组学员一行17人,在省干训中心主任白新华的率领下,赴新疆、青海、甘肃进行了为期13天的教育考察学习,我有幸参加了本组的考察学习。现将我对西北考察学习的总结和体会汇报如下:

从2005年4月19日——4月27日,我们先后考察了新疆乌鲁木齐市的新疆教育学院实验小学;新疆喀什的亚尔中学;吐鲁番第五小学;甘肃兰州的成人培训中心;兰州十四中学;兰州实验小学;青海实验学校等。我们所考察的学校有城镇的,也有农村的,每到一处,校长都为我们做了详尽的介绍,从学校的历史到现状,到学校的课程改革到教师队伍建设,从对教师的评价到对学生的评价,从教师的人事制度改革到弹性工作制,从学校的教学质量到学校的德育工作。我们也聆听了各位校长对本校办学理念的阐述,学到了先进的办学经验。几位校长的报告给我最深的感受是他们对教育的理解和对市场的理解。如果说他们是成功的校长,那么他们的成功就在于将二者完美地结合起来了。在介绍学校的同时,还与黑龙江考察团的校长们进行了互动交流,通过七位校长的办学思路和办学特色的情况介绍,从中得到以下几点感悟:

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新疆、青海、甘肃占我国大部分疆域,在考察期间,我能清晰地感受到我国尚存的积贫积弱。从考察当地的自然景观、人文历史、风土人情到教育政策和教育发展现状,无一不在时时震撼着我,使我不由自主地思考了许多平时没有思考过的问题,当我行走在西北部荒凉的大地时,翻不完的寸草不生的大山、一望无际的戈壁滩、都使我这个从小在东北长大的人心里发堵,眼睛发涩。恶劣的自然条件,贫困地区的教育不是一天就可以改变的,贫困地区的教育该怎么发展,确实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在震惊的同时,也使我对西北恶劣环境下从事教育工作的园丁们产生了敬佩,他们无怨无悔,在这工作的每个校长、每个教师都是一本书,让我读懂了什么是奉献。

2、校长有了先进的办学理念和对教育执着的追求,才能创办个性化的学校

我觉得,校长仅仅有了对教育的理解还是不够的,更高层的、更重要的是敢于理解。他们的"敢"字就在于与他人的不同——敢于不同,这能体现一个校长的学识和胆识,这种不同中就蕴育着大量的创新,正是这种创新,才能造就出个性化的学校。无论是地处乌鲁木齐、西宁、兰州等省会的学校,还是地处偏远农村的吐鲁番第五小学,喀什亚尔中学等,从每位校长的介绍中我们都体会到了他们对教育工作的执着追求和对教育工作的深深情结,他们把自己对教育工作的理解和独立的办学理念转化为教育实践,创出自己的办学特色,这是难能可贵的。在考察期间,我注意留心观察了每个学校的校训。每个学校的校训都具有个性化,这说明校长能结合自己学校所处的地域、传统和师生的实际,与师生一道制定具有自己学校特色和风格的校训,并以此作为全校师生为之努力和奋斗的目标。如:兰州十四中学的校训是:“博文、约礼、有责、为先”;兰州实验小学的校训是:“养德、开智、健体、立美”。使我想到,要创办个性化学校,校长必须是一个善于思考、勤于思考的的思想者,校长还应具有经济家的头脑、哲学家的思维、教育家的眼光,需要懂得市场规则和法律。否则,一个思想慵懒的人,是不会创办出个性化的学校的。

3、薄弱学校要生存,必须走特色之路


(未完,全文共4164字,当前显示138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